温伯年迅速翻开笔记本电脑里的古籍扫描件,手指快速滑动:“《宛署杂记》提到,暴毙役夫的遗物中,‘铁器多生红锈,状若血痕’…… 和眼前的情况一模一样!”
清晨的雨雾弥漫,749 局临时搭建的实验舱在庙前展开。陆沉将那块刻有 “神居勿扰” 的大理砖放入能量舱,苏晴启动电磁阻尼器的反向模式,试图将地脉能量导出。
“能量对接成功,正在转化为可见波形。” 苏晴紧盯着屏幕,突然惊呼出声,“看!波形在组成图案!”
舱内的全息投影屏上,能量光带扭曲盘旋,逐渐勾勒出一幅古老的北京地图。北顶娘娘庙的位置被标记为红点,另有四个红点与之连线,构成一个五角星图案 —— 正是温伯年所说的 “五顶镇五方” 格局。
“地脉能量在通过阻尼器‘绘图’,” 温伯年声音里带着难以抑制的颤抖,“这说明五顶庙宇共同构成了北京的灵场防御矩阵,拆毁其中任何一顶,都会引发矩阵失衡!”
就在此时,王树根突然指着投影屏尖叫起来:“那是什么?!”
只见地图上的北顶红点爆发出刺目的光束,穿透实验舱顶棚,直指雨幕中的北斗七星。与此同时,娘娘庙内传来 “咔嚓” 一声脆响,众人 rushed 冲进去时,发现神像的基座裂开一道缝隙,缝隙里透出幽幽绿光,隐约可见一块刻着星图的石板。
当石板被小心翼翼地取出时,雨恰好停了。温伯年用软毛刷清理表面的泥土,一幅明代风格的星图逐渐显现。北斗七星的勺柄正指向北顶娘娘庙的位置,星图边缘刻着一行小字:“天枢地脉,神居勿动,动则风起,祸及百里。”
“这是明代钦天监的镇物。” 温伯年指着星图上的北斗七星解释道,“北斗天枢对应地面北顶,古人用这种方式锚定地脉灵场,相当于给北京上了把锁。”
然而,苏晴的仪器突然再次发出刺耳报警,这次的能量读数飙升到惊人的 237Hz,方向直指鸟巢工地新的基座位置。陆沉立刻调出卫星图像,只见工地上方的云层正在急速旋转,形成一个肉眼可见的小型漏斗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