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维庸见状,赶忙躬身回话:“回禀皇上,李户部这几日身体略有不适,毕竟他年事已高,户部的钱粮细账又繁多,怕是操劳过度所致。”胡维庸一边说着,一边偷偷观察着朱元璋的脸色,见他似乎并没有太多怀疑,这才稍稍松了口气,接着补充道:“这是户部上报的情况,微臣也是照实禀报。”
朱元璋微微皱眉,沉默片刻后,突然对站在一旁的冯进说道:“冯进,你去李善长家中走一趟,将刚才诏书的内容拿给他过目,顺便问问他对此事有何意见,让他立刻写一份决意书呈上来。”
“完了!李善长这下可真是完了!”刘伯温心中暗暗叫苦不迭,额头上冷汗涔涔,他深知此事的严重性,但此时此刻,却又无法立刻派人去通知李善长。
立允文为继任者,这可是朝会上已经决定了的事情,众人皆知,板上钉钉。如今,刘伯温只能寄希望于李善长所写的决意书能够与朝会的决定一致,否则,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满朝文武之中,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帮李善长说话。毕竟,朝会的决议代表了大多数人的意见,谁又有这个胆量公然违背呢?
刘伯温站在朝堂之上,心情异常焦灼。他不停地搓着手,额头上也冒出了一层细汗。他知道,李善长的决意书对于他来说至关重要,如果这份决意书稍有差池,那么不仅李善长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就连他刘伯温恐怕也难以脱身。
刘伯温在心中默默祈祷着,希望李善长的决意书能够顺利通过。然而,他心里也很清楚,这只不过是一种自我安慰罢了。在如此紧张的氛围下,任何一点小的失误都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众人都在屏息凝神,静静地等待着冯进带回李善长的回答。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整个朝堂都被一种令人窒息的紧张氛围所笼罩。没有人敢发出一点声音,生怕打破这片沉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