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局,您可真是我们的定海神针啊!”
李明远声音都有些发颤:“周阿姨……这……简直是及时雨!”
“别谢我,”周雅笑着摆摆手,目光变得严肃而深远,“做婴幼儿入口的东西,容不得一丝侥幸和半分虚浮。老同学那边是看中了长河的生态基底和我们想扎扎实实做事的劲头。‘禾苗’这个品牌,承载的不是利润,是云峡下一代的健康根基!技术可以引进,标准可以靠拢,但这份根植于土地的责任心,必须牢牢刻进每一个环节!”
她拿起桌上一个长河自产有机大米的小布袋,轻轻摩挲着:
“从灾后泥巴地里重生的‘长河’,走到宝宝们粉嫩小嘴边的‘禾苗’,这条路,必须走得正,走得稳!这既是对得起土地,更是对得起未来。”
与长河集团会议室的宏观布局不同,云霞路南段一个老旧小区的氛围,此刻却像六月天娃娃的脸,说变就变。起因是几栋八十年代修建的老楼,终于要安装便民电梯了。
这本是政府惠民工程,理应欢呼雀跃,却在具体施工方案上卡了壳。为低楼层采光和通风挡不挡的问题,一楼的王奶奶和二楼的李大爷各执一词,吵得不可开交。王奶奶家阳台外有颗老桂花树,她怕电梯井挡了光,树没了;李大爷睡眠浅,担心施工噪音,更忧心电梯运行后底层的风机轰鸣扰他清梦。几次协调会都闹得不欢而散,社区干部愁得嘴角起泡。
这天傍晚,小区的小花园里,树荫浓密。陈芳抱着刚睡醒还有些迷糊的阳阳在散步,小家伙刚吃完米糊,嘴角还沾着点白色的痕迹,小脸红扑扑的。王奶奶正对着她心爱的桂花树叹气,李大爷则在石凳上生闷气。
“哎哟,小宝贝醒啦?”王奶奶看到阳阳可爱,愁容淡了些,凑过来逗弄,“瞧瞧这细皮嫩肉的,这眼角还有点小泪花?刚睡醒不高兴啦?”
陈芳笑着叹气:“可不是嘛,这小子现在磨人得很,夜里总要醒几回,喂了奶还得竖抱好久才肯睡,稍不满意就扯着嗓子嚎!哎,李大爷,都说您耳朵灵,您住二楼,晚上听得见我们单元东头那户孙家小孙子哭不?那小子也是个‘夜啼郎’,嗓门跟他爷爷年轻时在钢厂开气锤似的!”
李大爷愣了一下:“哦……是……是有点动静,不过孙家那胖小子挺招人稀罕的,半夜哭两声,听着……听着还挺心疼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