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的雪扑簌簌打着玻璃,书房里那盏老铜台灯把两个人的影子投在满墙书架上。林振邦用绒布擦拭着地球仪,手指在青河县的位置摩挲出一道油亮的痕迹。
"九八年那场洪水,我在这段堤上发现管涌时,雨大得睁不开眼。"林省长忽然掀开相框玻璃,抽出张泛黄的照片。画面里二十岁出头的秦父赤着上身,肩头扛着沙袋,腰间草绳上还别着半截钢笔。
秦风凑近细看,钢笔上模糊的"先进工作者"字样被泥浆糊了大半:"这支笔现在收在镇纪念馆,孩子们参观时总问,怎么英雄的奖品这么寒酸。"
"寒酸?"林振邦从红木匣里取出支同样锈蚀的钢笔,"当时物资紧缺,这笔还是我拿两包大前门跟宣传科换的。"他突然拧开笔帽,露出缠着胶布的笔尖,"我用它戳穿过蛇皮袋——看这豁口,捅漏水的。"
书房的座钟冷不丁"咔嗒"一声,惊得地球仪上的图钉微微颤动。林振邦伸手按住非洲大陆:"前些天省气象台预警,今年汛期比往年早半个月。"
秦风摸出手机划了几下:"我们在老堤坝装了十个传感器,水位到警戒线自动推送到全镇。"屏幕蓝光映着他下巴上的胡茬,"上周演练,五分钟就集合了八十个青壮。"
林省长却从抽屉拽出捆麻绳:"这是当年捆沙袋的,泡过水的绳结更紧实。"他把绳子甩给秦风,"你那个高科技遇到断电断网怎么办?"
"各村都配了铜锣。"秦风手腕一翻,麻绳在指间绕成个活结,"王德福爷爷当上联防队长,说铜锣声比手机震动好使。"
窗外的雪下得更密了。林振邦忽然起身,牛皮鞋踩得木地板吱呀作响。他停在墙角的保险柜前,转动密码盘的动作像在给步枪上膛。"咣当"一声,厚门弹开的瞬间,霉味混着樟脑味涌出来。
"看看这个。"他抛来本硬壳笔记,封面"1985"的烫金已经剥落。翻开内页,泛黄的纸片上粘着褪色的公交车票,某页还夹着片干枯的柳叶。
【7月12日 暴雨
王庄支书冒雨送报表,到乡政府时成了纸糊。
教训:重要材料需用油布包裹,建议配发防水公文包】
秦风手指顿在"防水公文包"几个字上:"现在我们都用云端同步..."
"云?"林振邦突然拉开窗户,寒风卷着雪片扑进来,"九八年溃堤时,天上也有云!"他抓起案头的镇纸往地球仪上一敲,"气象云图说雨停,可你父亲蹚着齐腰的水来报信!"
冰凉的雪粒打在秦风脸上,他摸到窗台凹痕——二十多年前那场暴雨的印记。手机在口袋里震动,防汛APP弹出红色预警,他却突然想起父亲的话:"真发大水了,先救账本还是先救锣?"
"您看这个。"秦风把手机举到老人眼前,视频里无人机掠过青河,"这是去年秋汛,往被困的刘家坵空投降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