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相关资本凭借霓虹天才泽田弘树的“生前心愿”,为股价跌到谷底的辛多拉集团打上一剂强心针。
截止目前,辛多拉集团的股价稳步攀升,虽然没有回到之前的水平,但勉强算是走出了泽田弘树死亡的阴影。
关于两位凶手的报道,除了当时报道些击毙、过往经历相关的事情外,很快引到信仰上。
又在经历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游行示威大讨论后,被新的消息所淹没。
太阳照常升起,人们很快忘记过去的事情。
看起来一切如常,只是作为情报人员,安室透隐约从中发现了组织的影子。
——触角深入多个领域,控制或处理重要人物,作案范围波及多个国家和地区,事后不留任何痕迹。
——利诱、色诱、威胁、绑架、爆炸、枪击、车祸、中毒、“意外事件”等一切手段都可能是组织采取的方式。
和波士顿袭击案的处理结果几乎一模一样。
更重要的是,波士顿袭击案平息后,霓虹区域负责人从朗姆换成了琴酒。
这或许意味着波士顿的事情和朗姆有关。
凶手是组织的代号成员,任务是带回天才少年泽田弘树。
没想到动静闹得太大,任务又以失败告终,上面并不满意,于是让琴酒暂代朗姆。
安室透将这条信息重点标注。
琴酒。
组织里的清道夫,暗杀、除叛、清理障碍,做一切能维护组织安全的事。
之前满世界完成任务,似乎常驻欧洲。
接手霓虹地区后,没重新安插人手,而是快速收服了行动部门,接着不管朗姆是什么态度,都无动于衷。
成熟,谨慎,有种让人意外的包容?
安室透在划掉后面的评价,应该是耐心充足,伺机而动,指挥天赋绝佳才对。
这或许能证明“琴酒暂代朗姆”的观点。
收拢行动部门,控制组织在霓虹的战斗力,就相当于掌握组织在这里的一半势力。
在此基础上,琴酒只需要继续完成任务,就能稳住局势。
因此,他在十二月份的任务中,指挥寥寥几人在深夜混战中拿走东西,不仅悄无声息,还没留下任何线索。
公安后期抓到的那些泥惨会成员,完全不知道东西被掉包的事,听警察审讯还以为是头目藏得深。
他最近化身波本,多方试探,终于确定当时的厢式货车司机,就是琴酒安插的卧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