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连提供给刘茂的魔芋,也是谢秋槿一颗颗从山上挖下来,然后洗净煮熟慢慢做出来的。
还有院子里养着的那两只专门下蛋的老母鸡,也得每日准备野菜当做口粮,好好喂养着。
在生产力低下的时代,想过上舒心的田园生活,就得耗费大量的劳动力。
想到这,桑榆微微皱眉,要是再养一只牛或者马之类的牲口,每日还得专门让人牵出去吃草,着实麻烦。
要不还是先继续让她爹辛苦一段时间,等后面奶茶的需求量增大再想这事?
不是她不心疼她爹,而是以清溪村的地理位置,就算养了牛或马之类的牲口,加上板车也依旧不好运输,毕竟想去官道还得翻一座山。
等等……
不对啊,如果必须要翻山才能抵达官道的话,那炭场烧出来的炭是怎么运输出去的?
她平日进出的时候,压根没看见有人背负着货物从山脊翻越啊。
何况炭场的木炭品质极佳、产量也还算不错,光是靠人力背出去怕是远远不够,怎么说也该上骡马一类的牲口。
桑榆觉得自己抓住了一个以前从未在意过的关键点,或许村子里还有别的路能够到达官道?
将这件事记在心里,想着等今日摆完摊便去找小虎问问情况,她回到厨房准备吃早饭。
照旧忙活一通之后,三人出门往岭南城走。
路上桑兴嘉看了眼挂在自己胸前用布包好的两份《西游记》前两回的手稿,终究没能按捺住心底的好奇。
“小妹,这两份手稿,一份是给茶楼管事的,另一份你打算给谁?书店吗?”
不怪他觉得桑榆想将话本交给书店,实在是这年头生产力低下,连活字印刷术都还没出现,甚至有人以抄书为生。
一本话本要是想传开,就得卖给书店,由书店寻人抄录再贩卖出去。
当然这也就意味着作者只能挣个买断费,后续的钱一点都别想拿,最多混点名望。
桑榆却是果断摇头:“不给书店,给他们太亏了。”
文化瑰宝之一的《西游记》,要是真被她用一笔极为低廉的买断费卖给书店,怕是吴老爷子泉下有知都得爬上来掐死她。
“那要卖给谁?”桑兴嘉又问,不卖给书店还能卖给谁?另一家茶楼?
桑榆缓缓勾起唇角:“谁也不卖,这份我要送人。”
之前她总是心有顾虑,觉得没人撑腰,很多东西不敢拿出来。
恰好昨日刘茂的一席话让她意识到,这个世界上从来就不是只有官府权贵这一条线。
俗话说得好‘强龙不压地头蛇’,这地头蛇可比那些官老爷容易接触得多。
官老爷们既要面子又要里子,既要钱又要名还不愿意脏了手,什么脏活累活都交给下面人来办。
地头蛇就不一样,人家一早就把脸给扔了。而且能混到管理青寰街这一片,跟那些官老爷应该也关系匪浅。
她现在拿不出贿赂官老爷的钱,没什么名气的话本人家更是看不上,但……
随着时间推移,总有人能看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