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队委派社员王川担任代表,将五香豆干带到边疆农场,供农场的干部们品尝。
如果味道可口,满足边疆农场的物质需求。
张家屯大队可以长期供应。
通过物质交换物资的方式结成对子。
介绍信的最下面,盖着张家屯大队的公章。
中年男人重新看向王川,顺手将介绍信递给了另外的几个人。
“老孙,这可真是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农村生产大队写的介绍信,官样文章一套一套的。”
“你可别小瞧了人家农村生产队,农村从来不缺能人。”
“既然敢让这个叫……叫王川的小同志过来给咱们送试吃豆干,肯定是有几把刷子的。”
“行了,不说这些,王川同志,能不能也让我们尝尝?”
介绍信上的内容着实勾起了不少人的兴趣。
众人都是干部,眼界高的不是一点半点。
无论生产大队还是生产队,都是最基层的农业单位。
别说和边疆农场这种超大型的国营单位打交道,恐怕见了公社的干部,都要吓得大汗淋漓。
派一名年轻人担任代表,赶着马车拉来一百多斤所谓的五香豆干。
口口声声说要和边疆农场进行物资兑换。
事情奇怪到不能再奇怪了。
“几位领导,请你们多提意见。”
王川毫不吝啬地将麻袋搬到地上,扩大麻袋口请众人随便品尝。
“卧槽,有点东西啊!艮啾啾还贼肉头,话说你们是怎么把五香豆干弄出来的?”
“王川同志,这种五香豆干是不是放了不少的白糖,酱油,我觉得好像还有一股桂皮的香味。”
一名胖乎乎的男人像是美食家,一本正经地分析五香豆干使用的调味料。
王川回道:“领导,你可真是个吃家,不瞒你说,五香豆干使用了十几种调味料,八角,豆蔻,桂皮,白芷,生姜,大蒜,凡是能增加香味的调料,通通放了进去,而且还放了大量的白糖,食盐,酱油。”
“用来下酒格外可口,用来配饭更是绝配。”
得到王川的恭维,中年胖子满脸得意。
“老孙,你觉得这事能办不?”
中年胖子转身问道。
孙科长皱着眉头,说道:“没这规矩啊。”
另一人插话说道:“可是上面也没禁止,咱们边疆农场与生产大队进行物资交换吧。”
王川不难看出,众人当中以孙科长的职位最高。
每说几句,大家便会寻求孙科长的意思。
孙科长又吃了几块豆干,问道:“王川同志,如果……我是说如果你们生产大队和我们边疆农场的食堂达成供应协议,一斤豆干需要换多少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