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悄然流逝,村子里也开始有了一些变化。先是村里通了电,接着有了小型的电动磨豆机。一开始,大家都觉得新鲜,纷纷跑去试用,李福生也不例外。电动磨豆机确实方便快捷,以往要花费一上午才能磨完的豆子,用它半个多小时就能搞定。
可是,慢慢地,李福生却发现,那曾经充满欢声笑语的推磨时光好像一去不复返了。家里的石磨渐渐被闲置在了角落,偶尔只是用来磨一些特殊的东西,比如给生病的老人磨点药膳之类的。
孩子们也对那老旧的石磨没了兴趣,他们更喜欢那些新奇的电器玩意儿。李福生看着石磨上渐渐落了一层薄薄的灰尘,心里有些失落,仿佛那些靠着人力一点点磨出生活滋味的日子也随着石磨的闲置被尘封了起来。
再后来,村里的年轻人大多都外出打工了,村子里变得越来越冷清。李福生的儿子也跟着同村的伙伴去了城里闯荡,一年到头也回不来几次。家里只剩下李福生和秀芹守着那几间老房子和角落里的石磨,日子过得平淡又有些孤寂。
而那石磨,依旧静静地待在那里,虽然不再像从前那样每日转动,但它身上的每一道纹路,都记录着这个家的喜怒哀乐,见证着村子里的变迁,承载着李福生这一辈子的生活记忆。
第四章:石磨与村庄的纽带
尽管村子里的生活随着时代的发展发生了诸多改变,但石磨在村民们心中的地位却依旧有着别样的意义。
每到过年的时候,外出打工的年轻人都会陆续回到村里。这个时候,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就会提议,用石磨来磨点传统的美食,像是年糕、豆沙馅之类的。于是,那原本闲置许久的石磨又会被搬出来,清洗干净,重新派上用场。
年轻人们一开始会觉得有些生疏,毕竟很久没有亲手推过石磨了,但在老人们的指导下,很快就找回了感觉。大家围在石磨旁,一边推磨,一边聊着各自在外面的见闻,欢声笑语回荡在院子里。那一刻,石磨仿佛又成为了连接村子里老老少少的纽带,让大家感受到了浓浓的乡情和家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