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着,门房颤抖的声音穿透喧嚣,在庭院中炸开:
"裕王殿下、景王殿下驾到——"
满座哗然。
英国公与几位勋贵交换了一个震惊的眼神——这两位王爷竟亲自来贺?
陈恪在皇上心中的分量,恐怕比他们想象的还要重得多!
陈恪表面恭敬,实则心中暗喜。
他早料到两位王爷会来,却没想到会选在这个时机。
余光瞥见英国公变幻的脸色,他知道自己这步棋走对了。
"诸位稍坐,容晚辈前去迎驾。"陈恪向主桌众人拱手,快步走向府门。
庭院中,宾客们已纷纷起身,垂手而立。
翰林院的学士们交头接耳;锦衣卫千户们挺直腰杆。
府门外,裕王朱载坖与景王朱载圳并肩而立。
"学生恭喜老师封爵。"两位王爷齐声拱手,动作整齐得如同排练过一般。
陈恪连忙行礼:"臣陈恪,参见裕王殿下、景王殿下。两位殿下亲临,臣惶恐。"
裕王上前虚扶:"老师快快请起。"他声音温和,却带着不容拒绝的坚定,"父皇常言,师者如父。老师教导之恩,学生没齿难忘。"
景王也笑道:"正是。今日老师大喜,学生岂能不来?"他环顾四周,目光在那些伸长脖子的宾客脸上扫过,"看来老师府上好生热闹。"
陈恪起身,恭敬地将两位王爷引入正厅。
他眼角余光瞥见英国公已起身相迎,老国公脸上震惊之色尚未褪尽,眼中却已闪烁着精明的光芒。
"两位殿下请上座。"陈恪侧身让路,声音恰到好处地让周围人都能听见,"臣已备好武夷山大红袍,乃内子常乐特意为殿下准备的。"
裕王微笑颔首,目光在主桌众人脸上扫过:"英国公、阳武侯、灵璧侯也在?看来今日真是群贤毕至。"
英国公连忙行礼:"老臣参见裕王殿下、景王殿下。"
就在这电光火石间,陈恪敏锐地注意到两位王爷的细微变化,裕王的目光在高拱身上多停留了一瞬;而景王则向严世蕃所在的方向微微颔首。
果然,寒暄过后,景王突然道:"老师不必拘礼,学生自便即可。"说着,竟径直走向严世蕃所在的偏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