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
赵有财刚睡醒,就看到枕头边有一张小纸条。
老三那潦草的字迹显露在上面,写着“饭菜在锅里热着,儿子去卖布了,回来给您打酒喝。”
赵有财也没想为啥饭菜是老三给热的,明明二儿子两口子都在家。
穿好衣服洗漱一番,赵有财进了厨房。吃饱了以后又灌了一水壶清水,想了想又在里面兑了些盐。
主要是看着大太阳在天上挂着,担心国道边上闷热。万一寻不到树荫,他这把老骨头扛不住就糟了。
村里的人看到赵有财背着手哼着小曲儿出门了,都想凑上去套近乎。
但赵有财这人脚程贼快,没一会儿就连一片衣角都看不到了。
村里人纷纷感慨,“难怪人家能赚大钱,人家那时间一点儿都没浪费,我大儿子都没有这速度。”
“谁说不是呢?我家老头子要是有这速度,我直接送他去参军,扛着火箭炮到处跑,他这个年纪正是闯的时候啊。”
……
村子里是怎么议论的,赵有财根本不想知道。此时的他很忙,忙着把东西都搬出来放在国道边上。
渐渐地,国道上来来往往出现了不少人。大部分都是赶着牛车的,停下来看赵有财小摊卖什么东西的人少得可怜。
偶尔有几个骑自行车的年轻人倒是会过来问问价,可真舍得买的人也不多。
倒是苹果卖的要快一些,已经卖了三分之一了。
赵有财这会儿有些郁闷,还想着在国道边多赚点钱,好进行他下一步的规划。
毕竟他的金手指需要钱,现实生活同样需要钱。
村子里那么多人盯着他,总不能没干多少事儿却能挣出家业来吧?
真要是那种情况,搞不好眼红的还得说他的钱来路不正,再给扣个卖国贼的帽子可真就让人膈应了。
好在大客户终于到了,看着将大卡车停在路边的司机正朝着自己这边走来,赵有财挺直了腰杆。
这个年代卡车还很稀有,但在以重工业为主的东北,在国道这种地方偶尔能见到一辆。
那司机并没有像刚刚路过的那些人一样,而是直接瞅了一圈,大手一挥。
“这些加在一起多少钱?我手里没有水果票和粮票,只付钱,你卖吗?”
赵有财笑着点头。
废话!
水果票和粮票那种东西能有钱实在吗?
开厂子和饭店这种事,二十年之内都没有政策,他倒是不想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