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云安的模样不错,身上的衣服虽说又脏又破,却也能看出他是大户人家出身。
邵云安是从胡人手里救下的,也没听说附近有人家找孩子,也不免就猜测他的家人已经遇害。
头领要赶回大山部落,就把邵云安和重伤的那几名手下托付给了这户人家,还留了银钱。
这户人家左等右等也没等来谁家找孩子,主母就动了收养邵云安的意思。
原本按照大燕国的律法,民间收养也需要去衙门里办收养的手续,认定孩子的来历正当才可以。
但邵云安失忆了,又牵扯到了胡人和大山部落,那户人家就没去衙门办手续。
对外只说是远房亲戚的孩子,等过些时候花些银钱直接给邵云安落了户就行了。
大山部落的那几个重伤员养好了伤就离开了,邵云安在那户人家也安顿了下来。
因为那位头领是在黑云山附近捡到的他,便给他取名为云安。
如果是这样,那代家一定能找到邵云安。可不久后,那户人家的主母偏偏就怀孕了!
邵云安毕竟来路不明,现在主母有孕,邵云安的身份就尴尬了。
换做别家,或许会认为这个孩子是养子带来的,定会对养子更好。
但那家的主母就盼着嫡子呢,本来家中就有庶子争家产了,再多一个养子那自己的亲儿子更吃亏。
主母坚决不养了,家主便决定把邵云安送到衙门去,查查他的身份。
若孩子家中还有人,那就送回去;若孩子家里没人了,就由衙门来选择收养的人家。
主母让管家把邵云安送走,对方转手就把邵云安交给了自家媳妇儿。
管家媳妇儿犯懒,就把邵云安交给了负责宅中浆洗的李氏,也就是邵老太李二苗。
邵下农的长工工契到期了,这几年也不太平,他就决定带着妻小回乡。
管家媳妇儿也是想着他们正好要走,就叫他们顺路把邵云安送到县衙去,也省得她多跑一趟。
邵云安在这家没受什么苦,吃的穿的都是按照嫡少爷的规矩来的。
邵云安脖子上戴着的玉佩就不必说了,手上还有一对银镯子,是主母给买的。
主母也心里有愧,给邵云安添置的那些东西也让人给他都带走。
见着这些东西,邵下农和李二苗就动了歪心思。
在外做长工多年,两人虽说攒了些银钱但绝对不会嫌多。
那时候邵家夫妇还只有邵大虎一个儿子,夫妇两人都宠得紧。
反正多个孩子也不过是多双筷子,邵云安是个男孩儿,回乡后家里还多个劳力。
邵云安手上的银镯、玉佩,主母给他置办的那些东西都是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