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同窗家里做客,连吃带拿的不说,还有300文钱!这些孩子的爹娘都傻眼了。哪有去别人家做客,回来还带了果酱和两个馍,还有钱!这是去做客了还是去当土匪了!
邹文哲的爹娘一人啃着一个大白馒头,详细询问儿子这300文钱得来的经过。能让儿子这个不爱动的上山摘菊花,还摘得无怨无悔,邹母都想对邵云安说一声“佩服”了。
邹文哲的爹一边吃馒头一边说:“这王家的馍都做的这么好吃,也就不怪他家的点心那么难买了。”
和儿子一样胖嘟嘟肉乎乎的邹爹道:“这王青的小爹是个人物,能干大事。这工钱若是普通来看,明显是给高了。可你们都是书院的学生,是读书人,这工钱给的就让人挑不出错了。”
同样也不怎么瘦的邹母说:“儿子,你以后若再去王青家做客,多带几个馍回来哈。”
邹小胖拍胸脯:“放心吧,下回我带10个馍回来!”
郭玉带回来的果酱和馒头,郭母分了一点给婆母,其余的他们自己留下了。其实东西并不精贵,但郭母心知她这边给出去,那边婆母就拿给小叔子一家了。
不过是两个馍,她也不至于那么小气,但这是儿子带回来孝敬她的。别说是两个馍馍,就是两把土,她也要放在自己屋的花盆里。
郭父恰巧还没回来,郭母也没给男人留,自己全吃了,配的果酱吃的。郭玉想把钱给母亲,郭母让他收好。
“这是你第一回靠你自己挣的钱,你自己收好。别听他们说什么‘黄白之物俗气’,‘读书人要清高’的话。
没有这黄白之物,肚子都填不饱,又何来能读书识字。你兄长在国子监读书,平日里也会去抄书、帮先生做事挣些钱物。
这是你靠自己的本事挣的第一笔钱。你爹在你这么大的时候还只知道花呢。”
郭玉腼腆笑,说:“这是王青的小爹照顾我们才给了这些银钱。我们在王青家吃的、拿的都不止这些了。”
郭母:“这恰恰说明王青的那位小爹很懂礼。
你们去他家中做客,他款待你们是礼;你们去时都带了礼,他以果酱回赠,也是礼;你们上山帮忙采摘,他算工钱,更是礼。
王青的小爹这么做,下回你们还愿意去王青家中做客吗?”
郭玉不假思索地点头说:“自然是愿意的。临走时,安叔说以后我们休沐都可以去他家中做客。”
先不说这是不是客套话,但孩子们临走时已经开始期待下一次的上门“拜访”了。王青家不仅好玩,还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