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云安没有上下尊卑的观念。但在这个时代,既然苏册是王青的小厮了,既然王青的身份不同以往了,那么这种事情他们作为主人就必须接受并且习惯。
来到了古代,有了这样的身份,邵云安也只能入乡随俗。后来他想了一个办法。在王青读书的时候苏册就去许掌柜那边帮忙。
“一丈轩”和“蝶妆阁”都关门了。“一丈轩”即将改名为“云龙坊”,与京城的“云龙阁”呼应。邵云安正在画设计图,需重新装修。
曾掌柜等着京城的消息,若一切顺利,他会带上邵云安给他的原石和雕刻师傅一起去京城。
苏册和丁一林都在前面赶车,王青和王衍、赵丛博坐在车厢内。王青现在是学正大人的孙子了,王衍和赵丛博面对王青还略有些拘束。
不过在王青把邵云安给两人准备的点心拿出来后,两人就没了拘束。王青还是他们熟悉的那个青哥儿,安叔还是那个会给他们做点心的安叔。
王衍和赵丛博的学习进度比王青快,所以王青和两人不在一个班。
把安叔给他做的一竹盒点心放进书袋里,赵丛博好奇地问:“青哥儿,你这书袋看着很别致啊?”
王青摸摸自己的书包,骄傲地说:“是小爹让周奶奶给我做,专门让我上学背的书包,这个是双肩背的。”
赵丛博和王衍一上车就注意到王青的这个包了,听他这么一说,两人马上说:“给我们瞧瞧。”
其实各种包包不是“现代人”的专利,古人在包包的设计上其实很时尚,也很新潮了。甚至这种新潮的包包设计还会影响到千年后某些国际大牌的包包。
但任何一样东西的发展、流行都需要时间的推动。对现在的燕国来说,大多数人用的包包无论是从款式还是从材质都比较初级。
在边关牛羊多的地方,皮包、皮鞋比较盛行。但诸如秀水村这样的地方,基本都是布包,以斜挎包、手提包为多。
邵云安不知道燕国别的地方有没有专门的包店,永修县反正是没有。想要买现成的包可以去布店,也可以去杂货店。
嗯,这里的杂货店,那是真正的杂货,什么都有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