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商战背后的恩怨(2 / 2)

国家给先帝弄得乱糟糟的,国库空虚,边关告急,该慌的是新帝。不过恒远侯府还是决定送一个嫡女进宫,算是向新帝服软,也是给自家留条后路。

只是谁都没想到,新帝拒绝了所有世家意图送进宫的男男女女。登基第二年就废了皇后,改立代齐攸为是君后!

新帝的这一举动是狠狠扇在了恒远侯府这些世家的脸上!

魏家一方面看不起代家人使出“美人计”勾引皇帝,用的美人还是个病怏怏的男人;另一方面,又因皇帝拒绝了魏家女而愤怒不已。

愤怒之后,就是更深层次的博弈。新帝为什么拒绝?是想来日再如那位皇帝一样对世家一通乱杀,还是……单纯地记仇?

送女儿进宫诞下皇子这条路走不通,那魏家自然不会愿意见到国库充盈起来,见到皇上手里有钱。

待皇上有了钱,国库充盈的那天,可能就是魏家倒霉的那天了。

如果皇上在国库空虚的情况下动了有万贯家财的恒远侯府,其他几家一定会联合起来煽风点火说皇上是看上了恒远侯府的家财,是杀人夺财。

那皇上的名声就会大大受损。即便是昏君,都想在史书上留下自己光彩的一面,更何况皇上还不想让做昏君。

就算日后会拿下恒远侯府魏家,也不能让人家以为皇上是看上了魏家的家财,必须是其他的、不得不动他们的原因。

永明帝独宠君后代齐攸已是顶着很大的压力了,加上他是名正言顺的太子登基,其他人再不服,面上也只能俯首称臣,可私下里服不服就不好说了。

毕竟永明帝是太子时,眼瞅着赢面着实不大。若是先帝再多活几年,他那时候的太子之位可能真就会被废了。

也是先帝死的是时候,代老将军那会儿又恰好在京城,与太子来了个里应外合。

翁老帝师带头尊太子继位,文臣只能屈服;武将又有代老将军压着,太子得以顺利登基,改国号“永明”。

那那些押错宝,或是暗中支持错人的,难道真就不怕永明帝秋后算账?他们真就甘愿家族从此沉寂下去或甘愿认命?

谁都怕死,又遑论牵扯到帝位之争。

这其中的种种,安公公隐晦地讲给蒋康辰。对皇上登基期间的那段混乱也不是毫无所知的蒋康辰明白安公公为何这么急了。

还是他认识浅薄了,他只当是恒远侯贪得无厌,没想到还有这些弯弯绕绕在里面。

最新小说: HP白蔷薇与剑 我在大明忙种田,平推东瀛美利坚 红楼大官人 八部云河 打破诸天从魔法界贵族开局 四合院之八级工的幸福生活 穿越大唐:纵横家不好当 重生后小师弟在修仙界当白月光 柯学世界的纳棺人 都穿越了,带超级军火库不过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