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相领命而去,唯独苏绰被刘璟留下。
殿门缓缓闭合,只剩下君臣二人。刘璟走下王座,来到窗前。窗外积雪初融,但春寒料峭,一如他此刻的心情。
"今年雪灾之后,国库还有多少钱粮?"刘璟看似随意地问道。
苏绰心中一震。他太了解这位主公了——每当刘璟用这种看似随意的语气问话时,往往心中已有重大决断。
"回大王,"苏绰谨慎回答,"去岁存粮三百二十万石,今春雪灾赈济用去九十余万石,军粮常备一百五十万石,现存约八十万石。钱帛约三百万贯,其中百万贯已拨付各地修复灾损。"
刘璟转身,目光如炬:"若我出兵十万进攻中原,能支持多久?"
苏绰心中暗叹果然如此。他掐指计算,每一个数字都关系着千万生灵:"若出兵十万,需民夫二十万运粮。三十万人每日耗粮约六千石,加上马料、器械损耗...现存钱粮最多支撑三个月。而且..."他顿了顿,"马上就要春耕,若征调太多民夫,恐误农时。"
刘璟沉默片刻。他何尝不知此时出兵艰难,但宇文泰屡派武川会破坏汉国内政,此仇不报,何以立威?
"你认为何时出兵合适?"
苏绰看出刘璟的犹豫,趁机进言:"九月秋收后出兵最为适宜。那时新粮入库,国库充足;百姓农闲,协助转运也可得一份口粮;而且..."他加重语气,"我们预计今年还要征兵十万,新兵需要时间训练。"
见刘璟仍在沉吟,苏绰补充道:"这八个月时间,我们可遣使联络高欢。宇文泰也是他的心头大患,想必他很乐意与我们共分中原。"
刘璟心中暗忖:我若出兵十万,纵然能全取中原,若高欢背信弃义,突然来摘桃子,中原之地,他的四十万人马纵横,胜负难料。不如合作,先灭了宇文泰。
刘璟终于点头:"善。就依卿言。那么派谁出使北魏合适?"
"长孙俭的族弟长孙兕。"苏绰显然早有考虑,"此人能言善辩,熟知北魏内情,且是长孙俭族弟,足以显示我国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