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整三十车的粮食,忙活了将近两个时辰才处理完。
赵予书说是送给边北将士,分文不取。
但边北六将还是按照两百文钱一石的价钱给了她银子。
市面上粮食的价格在三百文到六百文之间,赵予书的这些粮食全是精米精面,又是在粮食紧缺的时候运送过来,本身价值更应该在七百文钱左右。
所以除了银钱,边北六将又拿出了些铺子和田地的契约:
“赵公子,我们的银钱有限,但也知道没有白拿人东西的道理,只能用这些再抵一部分债了。”
赵予书也清楚,晋王做事,想来是公平公允。
那些粮食就算是她真的想白送,以晋王的性格也不可能白拿的。
他是如此,他底下的人自然也是同样的办事风格。
因此对于六将送来的东西,她没有推辞,他们给,她就利落地接过了。
“正巧我打算在边北开店,这些东西来的恰到好处。”
六将心里嘀咕,他们边北的人,连饭都吃不饱,还怎么可能去旁的店铺里消费?
给出的铺子店契虽然厚厚一沓,但在他们心里,这东西就跟废纸没区别。
不是没有人尝试过在他们边北开店做生意。
但想在边北赚钱,就等同于在寺庙外面卖梳子,根本不可能的事!
他们以为是赵予书怕他们不好意思,在宽慰他们给他们解围,因此也只是满怀愧疚的低了低头。
六将道:“此次灾荒,我朝将士早已多日食不果腹,如今有了夫人的这些粮食,总算是能熬过这个冬天了。”
天将从身上取下一件信物,递给赵予书:
“夫人,请收下这个,只要你在边北境内,无论遇到什么麻烦,尽管差人拿着信物来找我六人,我们绝无二话!”
在赵予书的记忆里,她也是见过边北六将的,只是绝非眼前的六人。
在上一世,她倒是也听说过一件事,由于边北过于苦寒,土地贫瘠,种植艰难。
曾经有将士活活饿死在军中。
她不敢确定,眼前这六人上一世是否就因此而销声匿迹。
只希望这一次,有了她这些粮食的帮助,边北的将士们能撑的久一些,熬过这个残忍的灾年。
……
边北军营,东面大营。
满脸愁苦的副将咬着牙,又把自己的腰带勒紧了些。
下属匆匆跑进来汇报:“不好了副将军,伙夫刚刚传话,咱们营里的最后一把野菜,已经在中午时用完了,今天晚上他实在找不出东西给将士们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