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岁将这些信放回去,心不在焉地想:
或许,就算送出去,也没有用。
将自己的孩子送到这种地方的父母,又怎么能称之为父母呢?
对孩子真的有爱吗?
林岁本来没觉得会搜查出什么,因为她自己心里清楚,这些事情根本不是教官们做的。
但没想到,还真找出了一些东西——
赵教官抽屉最下面,压着几张欠条。
他欠钱,而且数额还不少。
在这里当教官,工资可不低,又每天吃住在学校,怎么会欠钱?
除非他赌博了。
人一旦沾染上赌博,什么都能做得出来。
小姑娘美滋滋将这几张欠条塞进了口袋。
她只需要交给杨校长就行了,其余的,让杨校长自己脑补。
第二个房间,李教官,没什么特别的东西。
但她注意到了几张报纸和稿件。
报纸不知道是哪里的小报纸,上面大肆宣扬了感恩教育的伟大,贴上了杨校长慈眉善目的照片,前面摆着还有一堆所谓“行为纠正教育奠基人”等等奖杯。
稿件是解释学校内学生死亡事件的稿件,修修改改好几次,着重写了孩子有多不听话,多叛逆,且本来就有基础疾病,才会在小小的锻炼后猝死。
但是这个稿件最终并没有发出去,看来,是和家长谈妥了。
周教官的房间里,烟味最重。
林岁从他的床下扒拉出来一箱子的黄色光盘。
这样的男人,能当教官?管理学生?
被锁在学校里的羔羊,难道不都是任他宰割?
她眼神暗了暗,默默记了下来。
最后一个,余教官,和宋教官一样是个女教官。
她将自己和一个男人的合照放在床头。
抽屉里全是汇款单,每发的一笔工资,就会打到一个账户里,那个账户的名字,明显是个男人。
懂了,恋爱脑,还是养着软饭男的恋爱脑。
在余教官的眼里,除了对象,其他人都不是人,吵架了委屈了,也可以随意找人撒气。
林岁想了一下要不要把这些单据拿起来给杨校长,最终还是放下了。
她只是个社会经验,可怜的听话的小女孩而已,能找出几张欠条,已经非常不容易了,不是吗?
装模作样翻看抽屉的同时,她在摄像头拍不到的地方,靠近窗户处,将一个玻璃杯斜靠在窗台上,玻璃杯的下面放了一张涂黑的纸。
阳光逐渐猛烈,透过凸透镜一样的瓶底,聚焦成一个细小的光点,落在了那张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