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户大本营那场火药味十足的御前会议后,日军这台战争机器,遵循着海军制定的“双刀”战略,开始了疯狂的运转。
蛙蛙岛,成为了这场新攻势的跳板。港口内,舰船云集,汽笛呜咽。刚从龙国大陆撤下来的残兵败将,尤其是曾在黔州军钢铁洪流下几近被碾碎的第六师团等部队,如同受伤的野兽,带着满身的硝烟味和失败的耻辱,被运抵此处。他们不再是威风凛凛的“钢军”,而是急需舔舐伤口、补充血肉的疲惫之师。一船船从本土运来的新兵,带着懵懂与狂热,填补着巨大的兵员缺口。这些狼崽子根本不知道他们将要面对什么。
军营里充斥着新兵的操练声、伤兵的呻吟以及老兵们沉默而压抑的戾气。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混合了汗臭、药味和复仇欲望的复杂气息,他们在蛙蛙岛的土地上,进行着仓促而严酷的整编,等待着新的血腥使命。
时间指向1938年12月。日本南方派遣军的第一刀,率先挥向了中南半岛——法属印度支那的越南。
这场进军,与其说是战斗,不如说是一场武装游行。法兰西在欧陆的溃败,早已抽干了这片殖民地的脊梁。留守的殖民官员和军队,士气低落,惶惶不可终日。当悬挂着旭日旗的日军运输舰出现在海防、岘港等港口外,象征性地开了几炮后,法兰西的“老爷兵”们便几乎望风而降。零星象征性的抵抗,如同投入大海的石子,瞬间就被淹没。仅仅只过了短短半个多月时间,小日子一路横推,从红河三角洲到湄公河平原,越南全境便插满了日军的旗帜。效率之高,令东京大本营都感到一丝意外。这次行动,还让海军陆战队狠狠地露了一次脸。
最初,饱受法兰西殖民压迫的越南民众,曾抱有一丝天真的幻想,幻想着新老爷来了青天就有了。他们走上街头,怯生生地挥舞着临时制作的简陋旗帜,甚至有人高呼着模糊的“解放”口号,欢迎这些来自东方的“新主人”。他们以为,赶走了白人老爷,日子或许能好过一些。
然而,现实证明,这些矮子老爷比白人老爷还不是个东西!
小日子带来的,不是解放,而是比法兰西殖民者更加严酷、更加赤裸裸的掠夺与压迫。法兰西时代是勉强维生,至少你还能有几顿饭吃。
而小日子治下,则是真正的水深火热,活地狱。
“活畜生”三个字的含金量很快就展现在了越南人的眼前。
粮食被以“军需”为名近乎洗劫一空,只给他们留下不足以果腹的限制配额。
男人,无论老幼,被强行征发,像牲口一样驱赶进深山老林,砍伐珍贵的柚木、铁木;被投入暗无天日的矿井,挖掘帝国急需的煤、锡、磷矿。繁重到令人崩溃的劳役、恶劣至极的条件、监工毫不留情的鞭挞,迅速榨干着他们的生命。
女人也无法幸免,她们被组织起来,在刺刀下承担着修路、搬运、甚至在简陋的小房子里中承受着非人的折磨。
饥饿、疾病、过劳死……在越南的土地上已经稀松平常,整个地区的百姓都陷入了一种难以言表的绝望之中。
众所周知,绝望必然滋生反抗。一些不堪忍受的百姓,拖家带口逃入了茂密的丛林和险峻的山丘,组成了零星的游击队,用简陋的武器,试图袭击落单的日军、破坏运输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