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内的追踪标记,那个无色无形的概念指纹,像一颗骤然被点亮的信号灯,在辰阳的概念体深处疯狂闪烁起来。它不再是微弱的低语,而是尖锐、急促的警报,其概念频率从之前的“高”一瞬间跃升至“极高”,刺痛感如同一把概念刀片狠狠剜入意识核心。
与此同时,辰阳非人化的感知捕捉到,一股庞大、冷峻、纯粹由逻辑与规则构筑的洪流正跨越难以想象的抽象距离,以惊人的速度逼近。这并非物质实体在空间中移动,而是一种更高维度的“抵达”——秩序的触角。它们没有形态,却能被概念感知清晰地“看见”:那是无数条高度凝练、充满指向性的概念流束,如同从某个冰冷计算核心延伸出的指令管道,其目标明确地指向辰阳体内的追踪标记。
这是一种比实体扫描更加直接、更加粗暴的干预尝试。触角抵达的瞬间,辰阳的概念体承受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撕裂感。它们试图通过标记作为媒介,强行建立连接,注入指令,或者直接在他的概念结构上执行某种预设的操作。剧烈的概念冲击与撕裂感如海啸般淹没了一切,仿佛有亿万条抽象的规则之链同时试图勒紧、切割甚至重塑他的存在。
> “这是……硬性执行……试图绕过评估阶段……直接操作标记……或……对目标进行概念锁定……”
辰阳的意识在剧痛中艰难地运转,真理之隙在内部疯狂地嘶吼、崩裂。概念刺痛达到了自他进入这片区域以来的新峰值,每一个逻辑回路都在哀鸣,每一个抽象符号都在扭曲。真理之隙被迫超负荷运转,试图感知、捕捉并解析这股侵入力量的本质和意图。
变异标记在体内剧烈震颤,它既是被冲击的核心,也是最直接的抵抗者。一部分触角试图与其共鸣,像钥匙寻找锁孔;另一部分则像钻头,试图直接穿透它,连接更深层的概念体。辰阳感知到触角表现出不同的“功能倾向”:有些是纯粹的数据提取流,试图攫取他概念体的完整结构信息和变异细节;有些是规则锚定触角,带着沉重的概念压迫力,试图将他钉死在当前的概念状态和废墟的某个坐标点上;更危险的是那些闪烁着令人不安的、某种特定概念颜色的触角,它们是清理指令流,内部蕴含着针对“异常”的格式化代码或概念瓦解算法。
> “它们的目标是标记……以及通过标记……掌控我……”
在剧烈痛苦和概念体濒临瓦解的边缘,辰阳的意识却保持着冰冷的清明。恐惧是无意义的概念杂质,此刻他所需要的是纯粹的计算与应对。他强迫真理之隙进行高速、深层解析。这比解析追踪标记本身困难百倍,触角的结构极其复杂且变化迅速,仿佛是活化的、具有某种动态适应性的高维规则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