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魂深处,剧痛仍在叫嚣,那仿佛被硬生生撕裂的痛楚提醒着辰阳,他依旧站在悬崖边上,一步踏错便是万丈深渊。然而,残魂那一闪而逝的“困惑”与“熟悉感”,如同在死寂深海中发现的一丝微光,点燃了他心中那不灭的求生欲与探究心。
他决定尝试“沟通”。
这不是凡人间的言语交流,也不是神识的简单探入。他的神魂此刻比薄纸还要脆弱,任何强行的冲击都会导致彻底的崩灭。他所依仗的,仅仅是对那幅破碎画面——圆满、扭曲、漩涡以及它们之间复杂“牵引”与“排斥”动态——的深刻理解,以及那刚刚稳固的、基于“调和动态平衡”原则重塑的符文节点。
沟通,将是一种极其微妙的“共振”。
将意识凝聚到那枚与法则之茧建立新连接的符文节点上,辰阳小心翼翼地向“框架之残魂”传导出一缕极其微弱的意念。这意念没有攻击性,不含索取,甚至没有明确的“信息”。它更像是一种“频率”,一种模仿那幅破碎画面中“圆满光点”与“挣扎漩涡”之间那种微弱牵引的、小心翼翼的“呼唤”。
他想象着,自己是那个挣扎的漩涡,正在向着遥远的、模糊的圆满之境,投去一道带着疑问、带着一丝本能渴望的光束。这光束必须极其柔和,不能带有任何“扭曲阴影”的侵蚀性,也不能强行打破残魂内部的混乱与痛苦。它必须顺应那份“牵引”与“排斥”并存的动态,在排斥的浪潮中寻找那一丝微弱的牵引力,并沿着它深入。
这过程,犹如在狂暴飓风中放飞一只蝴蝶,并期望它能准确无误地飞向风眼深处藏匿的一朵花。神魂每颤动一下,都带来抽筋剥骨般的剧痛。他的意识必须保持极致的清明与专注,一旦被痛苦冲垮,或是对那三方动态的理解稍有偏差,这缕沟通的意念就会立刻偏离轨迹,可能被残魂误认为是新的侵犯而引发更猛烈的反扑,或是被古老之影捕捉到破绽进行打击。
法则之茧内部,混乱与痛苦的波动本就如同滔天巨浪。当辰阳那缕带着“调和”频率的意念渗透进去时,残魂的反应几乎是瞬发的!
一股更加汹涌的狂暴排斥从深处席卷而来!那排斥中夹杂着尖锐的恐惧与愤怒,仿佛辰阳触碰了它最不愿被触碰的伤口。这是框架崩解的剧痛、是被扭曲侵蚀的绝望、是对一切试图接近的“序”的本能抗拒!
“滚开!你是什么?!”残魂的波动在咆哮,虽然没有声音,却带着振聋发聩的魂力冲击。
辰阳神魂猛地一颤,剧痛瞬间放大了十倍!仿佛有无数冰冷的尖针同时扎入他的识海。他死死咬紧牙关,不,他已经没有牙齿,他的意识死死咬住那缕意念,强行维持其频率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