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另一端,一间私密性极佳的会所包间内,苏瑶优雅地晃动着手中的红酒杯,猩红的液体在杯壁上挂出妖异的痕迹。她对面的陆青,脸上带着一丝阴冷的得意。
“邮件应该已经‘安全’送达我们亲爱的弯弯小姐手里了。”陆青压低声音,嘴角勾起残忍的弧度,“‘夜莺’的饵已经撒下,够她心惊胆战一阵子了。”
苏瑶轻笑,眼底却毫无笑意:“光是心惊胆战怎么够?我们要的是她万劫不复。舆论这把刀,该磨得更锋利些了。”她放下酒杯,拿起手机,纤长的手指在屏幕上快速滑动,编辑着精心炮制的“爆料”。“莫弯弯?呵,一个靠着不正当手段上位、甚至可能出卖公司利益的人,怎么能配得上现在的职位和…某些人的青睐?”她的话语如同毒蛇吐信。
很快,在苏瑶几个拥有庞大粉丝基础的“知情人”小号推动下,一些关于莫弯弯的“黑料”开始在社交媒体上悄然发酵。内容看似捕风捉影,却极具煽动性:暗示她利用美色获取资源、质疑她过往项目的真实性、影射她与某些敏感客户存在“特殊交易”……虽然暂时没有指名道姓,但指向性极强的描述和公司背景的暗示,足以在业内圈子和公司内部掀起波澜。
与此同时,陆青在公司内部也开始了他的“工作”。他像一只阴险的蜘蛛,在茶水间、吸烟区、甚至部门间的走廊上,巧妙地散播着“听说”。他将社交媒体上那些影射添油加醋,变成更具体的“事实”:“哎,你看到没?听说莫弯弯之前负责的那个项目亏空了几百万,上面在秘密审计呢…”“可不是嘛,我还听说她跟那个被调查的供应商老王关系匪浅…”这些被精心包装过的“内部消息”如同病毒般扩散,带着恶意的揣测和先入为主的偏见。
无形的压力,悄然降临。
莫弯弯敏锐地察觉到办公室气氛的微妙变化。曾经热情打招呼的同事,目光开始闪烁回避;午餐时相熟的同事,似乎总有理由匆匆离去;小组讨论时,她的发言偶尔会迎来短暂的、令人不适的沉默。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无声的疏离和审视。她知道,苏瑶和陆青的毒计已经开始生效,那些无形的冷箭正从四面八方射来。
愤怒在胸腔里燃烧,但莫弯弯死死压住了它。愤怒解决不了问题,只会让敌人称心如意。她必须保持绝对的冷静和清醒。反击,需要证据,需要智慧。
她开始利用一切碎片时间,像考古学家发掘遗迹般,一丝不苟地回溯邮件中提到的“夜莺”交易可能存在的蛛丝马迹。她调阅了自己权限内所有经手或关联的文件记录,哪怕是一份不起眼的会议纪要、一封普通的往来邮件附件、甚至是一张模糊的扫描单据。深夜的办公室只剩下她一人,屏幕的光映着她专注而坚毅的侧脸。她反复核对时间线、签名笔迹、审批流程的异常跳转。渐渐地,几个模糊的点开始浮现:一笔异常大额的、去向不明的预付款;一个从未在正式供应商名录中出现过的收款方缩写;一份本该由多人会签却只有单一高层签字的保密协议……这些碎片如同散落在迷雾中的拼图,虽然暂时无法看清全貌,却顽固地将她的调查引向了一个她从未预料、也极不愿触碰的方向——那个方向,似乎隐隐指向了公司权力金字塔的更上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