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国都城朱雀街的初秋总是带着清爽的风,济世医馆后院的药圃里,几株挂满橙红色果实的灌木格外显眼。洛风一身青布长衫,正站在灌木前,手里捏着一枚带刺的果实,给围坐的伙计们和儿子洛羽讲解:“这便是刺梨,又称缫丝花果、文光果,你们仔细看它的植株特征——落叶灌木,高约一米到两米,枝条上布满尖刺,叶片呈椭圆形,边缘有细锯齿,叶面深绿有光泽。最特别的是它的果实,近圆形,表面密生软刺,未成熟时是青色,成熟后呈橙红或深红色,这便是入药的关键部位。”
妻子秦慕伊端着一盘刚采摘的刺梨走过来,果皮上的软刺在阳光下泛着微光。她将果实分给众人,轻声补充:“刺梨多生长在山区溪边、路旁,咱们大华国西南地区产量最高。别看它浑身是刺,却是药食同源的宝贝。每年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摘,鲜用或晒干均可,晒干后需置于通风干燥处储存,防潮防虫。”
十八岁的洛羽捧着《本草纲目》对照,指尖划过书页上的记载:“爹,书上说刺梨能‘解暑消食,生津止渴’,但您上次说它的药用价值远不止这些,还提到什么‘化学成份’?”
洛风赞许地点头,拿起一枚刺梨剖开,露出里面橙黄色的果肉和细密的种子:“没错,刺梨的珍贵之处,在于它含有的多种化学成份。最突出的是维生素C,含量是柑橘的几十倍,苹果的上百倍;还有维生素P,又称芦丁,能增强维生素C的作用;此外还有有机酸、黄酮类化合物、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以及钙、铁、锌等多种矿物质。”
见伙计们面露困惑,他又解释道:“简单说,维生素C能增强抵抗力,促进伤口愈合;维生素P能保护血管,预防出血;SOD是抗氧化的‘利器’,能延缓衰老、清除体内毒素;有机酸则能开胃消食,这就是它既能当水果吃,又能入药治病的根本原因。”
秦慕伊拿出晒干的刺梨片,放在白纸上展示:“这是晒干后的刺梨,入药时常与其他药材配伍。比如治消化不良,可取刺梨干五钱、山楂三钱、麦芽三钱,水煎服;若治咽喉肿痛,可用鲜刺梨捣汁,加蜂蜜冲服,效果显着。但需注意,刺梨性凉,脾胃虚寒者需配伍生姜、红枣调和。”
洛羽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忽然抬头问:“爹,您上次说西南边境的士兵常随身携带刺梨干,说是能预防疫病,这也是因为它的成份吗?”
“正是。”洛风的眼神变得深邃,“边境潮湿炎热,士兵们长途行军易疲劳、抵抗力下降,刺梨中的高含量维生素C和SOD能增强免疫力,维生素P能改善血液循环,预防中暑和感染。当年我在江南追查青龙会余党时,曾见过一支商队靠随身携带的刺梨干,在瘴气弥漫的山谷中安然无恙。”
话音刚落,医馆的伙计小李慌慌张张地跑进来,手里还攥着一封染着汗渍的信:“师父!师娘!不好了,城西的绸缎庄王掌柜家出事了!他儿子王小郎突然出疹子、发高烧,全身红肿发痒,镇上的郎中断为‘惊风’,开了药却越治越重,现在已经开始抽搐了,王掌柜派人来求您救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