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敏轻轻拍了他一下。
"小东西,还能难得住你不成?"
写到这里差不多了,别的没法继续写了。
相比之下,何雨柱这种轻松状态,贾建设这两天就忙碌得多。
"建设,这个主意不错嘛!"
"没料到你这次来是为了这事。”
"而且还是头一回求我办事呢!"
大领导握着棋子,有些惊讶地说。
他在南方待了太久,思想非常开明。
对"开明"这事,他举双手赞成,认为这是国家繁荣富强的关键。
尽管已"开明"一年多,但人们的观念依旧保守。
自七九年首个个体执照发放后,南方的个体经济蓬勃发展。
然而北方这边的人,思维还是过于传统。
"您肯帮忙真是太好了,来之前我还担心您和其他人一样会阻拦我呢!"贾建设开心地说道。
"怎么会,我全力支持。”
"有这样的想法,这些年在 ** 肯定不容易。”
大领导也不想下棋了,打算好好和贾建设聊聊。
他已经退休,恢复了过去的待遇。
家里甚至有专职医护和安保人员。
但他实在闲得发慌。
每天宅在家里,子女又离得很远。
去年他特意带夫人去看看孩子们。
但越是成功的孩子越忙!
无论是在孩子那儿还是在这儿,结果都差不多。
于是他决定带着夫人回来住,不想给孩子们添麻烦。
因为大领导过去地位太高,除了偶尔和老友聊聊,其余时间都很孤单。
贾建设回国后,差不多每两周都会来看望这位"大领导"。
每次来就陪他下棋、聊天。
最后再做几道菜,多放些花椒,大领导多年来就爱吃这个味儿。
“你们在聊什么,笑得这么开心?来,尝点水果。”夫人端着水果走进来说道。
“哈哈!你知道建设今天来干什么吗?”
“他可是来请求帮忙的。”大领导笑着说。
“老顽童啊。”尽管大领导才六十多岁,但性格变化之大令人难以置信。
当初贾浩云刚接触大领导时,对方冷漠疏离,后来还是通过贾建设的努力才逐渐接纳了他。
实际上,那时的大领导权势滔天,许多人争相巴结,但他最厌恶的就是那些只会阿谀奉承的人。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他与贾建设走得越来越近,特别是后者离开前的日子,他甚至把贾建设当作自己的亲人。
一开始他对贾建设抱有戒心,认为他是有所图才靠近自己,但如今却希望他常来寻求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