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我和赵匡胤称兄道弟那些年 > 第45章 太庙修缮(四)

第45章 太庙修缮(四)(1 / 2)

那边厢,承运司的掌案太监正在验收太湖石。

他手里鎏金秤杆的准星早被蜡油糊死,却不妨碍唱出清亮的报数:"青城山玲珑石二十方——"拖着长音的尾调里,三块拳头大的寿山田黄滑进他袖袋。

突然刮起的穿堂风掀翻了苫布,露出底下黢黑的普通山石。

采买的钱公公反应极快,抄起备好的青苔就往石头上糊:"哟嗬,这石头成精了!日头底下还能长绿毛呢!"

屋檐上跳下只玳瑁猫,准确踩中了藏假账的漆盒。纷飞的纸页里夹着张契丹皮货商的押票,被眼疾手快的小太监塞进灶膛。

焚烧的羊皮味引来巡夜的侍卫,众人推说是在烤全羊。

最绝的是那位管漆料的蓝袍太监。他从景德镇运来的三十桶朱砂,实际只到了十八桶,却在料单上添了笔"途中颠簸洒了两成"。

验收的老匠人要开桶查验,他反手递上桶掺水的土蜂蜜:"您老尝尝,这可比宫里的槐花蜜还甜。"

待到暮色浸透九脊顶,料场东南角响起规律的叩击声。三长两短的动静过后,地砖下竟冒出个戴毡帽的胡商。孙太监袖着手和他对切口:"天字号?"

"地字第三等。"胡商掀开斗篷,露出内衬的西夏狼图腾。

"错!该是'玄字第七等'!"孙太监突然变脸,身后闪出六个扛麻袋的杂役。胡商靴筒里滑出的弯刀还没出鞘,就被麻袋里蹿出的狸猫扑花了脸。

这场闹剧终结于厨娘泼出的馊水。正准备开溜的胡商踩中块猪油,在月台上滑出三丈远,最后脑门磕在未完工的貔貅石雕上,给瑞兽添了抹红瑙般的鸡血石。

工部的运料车吱呀呀驶过宫墙,车辙印里渗出的液体在晨光中泛着诡异的青绿色。

我蘸了点尝,酸得眼皮直跳——这分明是掺了山西老陈醋的桐油。

"该收拾这伙人了。"赵匡胤突然把玉斧劈进车板,"听说苏兄在汴河码头存了三百桶镇江香醋?"我望着漫天朝霞,突然怀念起那个往太庙运豆面的憨贼。

暮色爬上吻兽脊背时,泥瓦匠们蹲在月台上赌最后一把铜钱。

输光的老李头骂咧咧地去掏灶灰,说要拿碱水洗晦气,却从灰堆里扒出半截带牙印的玉带钩。

二十步外,刚领了工钱的小徒弟正对着褪色的梁柱彩画发呆——他总觉得那妙音鸟嘴角的笑纹,像极了老家等不到聘礼的邻村姑娘。

小徒弟不知道,他手指抚摸的褪色梁柱上留着南唐画师的绝笔。

当年李后主献来的十二名彩绘匠,有六个被砌进了东山墙——监工的说辞是"手艺太精,恐惊了中原龙气"。

剩下的人把秘传的描金法化在血调和的颜料里,如今西梢间梁架上振翅欲飞的青鸾,眼底仍凝着金陵的烟雨。

我躺在太庙正脊的鸱吻上嚼薄荷叶,凉气顺着瓦片往脖子里钻。

底下十八个工部主事正在搬运金砖,他们官袍下摆滴落的桐油在地砖上画出歪扭的蚯蚓,倒像是给太祖皇帝画的符咒。

"监正大人这是给屋顶开光呢?"新任工部侍郎李有财扶着歪斜的幞头,"您再躺半刻钟,怕是要在《营造法式》里添个'卧龙脊'的条目。"

最新小说: HP白蔷薇与剑 我在大明忙种田,平推东瀛美利坚 红楼大官人 八部云河 打破诸天从魔法界贵族开局 四合院之八级工的幸福生活 穿越大唐:纵横家不好当 重生后小师弟在修仙界当白月光 柯学世界的纳棺人 都穿越了,带超级军火库不过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