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伟的哨声打断了冲突,但司马宇已经看到问题所在——新老队员之间毫无默契,战术理念更是天差地别。
下午的训练赛验证了这点。新阵容的防守漏洞百出,进攻时也各自为战。赵星辰喜欢在外线游走,王岩则过于粘球,几次快攻机会都因为传球犹豫而错失。
"停!"庄伟的吼声震得天花板都在抖,"你们打的是街头篮球吗?王岩,7秒进攻不是让你运7秒球!赵星辰,你站三分线是想当射手?"
训练结束后,更衣室里气氛凝重。司马宇看着自己储物柜上新增的"队长"标志,深吸一口气站了起来。
"周五放学后加练,"他的声音不大但很清晰,"自愿参加,但首发位置只给最努力的人。"
几个老队员点头响应,但赵星辰冷笑一声:"职业队试训回来的就是不一样啊。"
司马宇直视他的眼睛:"想证明自己比我强,就在球场上说话。"
***
接下来的两周,球队在痛苦中磨合。庄伟的跑轰战术要求全员能投能传能跑,这对习惯半场进攻的老队员来说是巨大挑战。每天训练结束后,司马宇都会留下来加练三分——按照新战术,他需要每场出手至少8次三分。
"又加练?"一个周五的傍晚,苏梦抱着战术板出现在空荡的球馆里。
司马宇擦了擦汗,第N次纠正自己的投篮姿势:"命中率才35%,太差了。"
苏梦递给他一瓶功能饮料:"赵星辰也在加练。"
顺着她的目光,司马宇看到另一端球场上的高大身影。赵星辰正在练习三分,动作标准得不像个中锋。
"他每天练500个三分,"苏梦翻开笔记本,"但队内赛从不投,奇怪吧?"
司马宇若有所思。第二天训练时,他特意在赵星辰命中三分后大声鼓励:"好球!比赛时也要这么投!"
赵星辰愣了一下,随即板起脸:"用你说?"
但司马宇注意到,接下来的队内赛,赵星辰开始尝试外线出手了,虽然命中率惨不忍睹。
九月底的第一次热身赛暴露了更多问题。对阵市二中这支弱旅,一中竟然半场落后12分。赵星辰和队友毫无配合,王岩被对方控卫完爆,司马宇独木难支。
更衣室里,庄伟把战术板摔成了两半:"你们打的是篮球还是个人秀?跑轰不是乱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