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明帝国一六一六 > 第432章 丁正南殒命沙场

第432章 丁正南殒命沙场(2 / 2)

有人把夺旗奉为首功,提出“大旗倒,斩护纛”的说法。这是在自说自话,毫无根据的臆想。大将的亲兵部曲在保卫指挥部的同时兼职护旗。对于他们来说,保证大将的生命安全是第一位的,保卫指挥部其余将领的安全第二位,保卫指挥系统健全第三位。至于旗帜鼓号令牌这些东西,只是指挥系统的一部分,没有那么重要。夺旗之功没那么大。旗帜只是为主帅标识军队,各级将领指挥军队的工具。军阵里各种旗帜很多,被抢走几面旗根本不算啥大事。

旗帜这种东西又细又长,杆子木制甚至竹制,意外倒伏甚至被风吹折都是常事,只是被视为不祥之兆,大旗倒了影响士气导致战败也是有的,就没见哪个主帅因此把持旗人砍了的。最着名的战例就是靖难之战白河沟一役,大明战神李景隆的帅旗被风吹断并因此导致战败,可战后也没见哪个责任人被追究责任。丢弃旗帜的就更多了去了,中国人聪明得很,最务实最讲现实主义,自家小命才重要。被打败了跑路,一路丢旗弃鼓。

过分看重军旗,把旗帜吹得神乎其神的是西方军队,以及明治维新后接受西式建军思想的日军。

在西方军队的传统中,标有部队番号标志和荣誉的军旗非常宝贵,甚至有过部队军旗被夺就不能整编重建的说法。

二战日军的联队旗由于是“天皇”授予,所以是“神赐”的唯一之物,具神圣性,不能复制。很多联队旗因为使用年头太久都已经没有了旗面只剩下了旗冠和缨穂。而这个破破烂烂的长杆子即使带上战场也有专人进行管理和保护,战败时还要有专门的“奉烧军旗”仪式,就是为了防止被敌人缴获---说句实在话,这破烂玩意儿谁特么认得是军旗啊。

所以说在中国的传统价值观里,军旗的荣誉感固然得有,但是相对于人命,就没那么重要了。

而斩杀敌方大将,那才是真正的不世之功!想要阵斩敌将最难。那不仅意味着打败敌人消灭其主力,还要全歼其亲兵部曲,让敌人失去日后重建的种子军官。达成这一成就相当于爆了对方的水晶,心理脆弱点的甚至都可以直接投了。

举例戚家军,如一队的队长阵亡而队员退却,则全队处斩。所以戚家军作战奋勇当先,屡屡创造杀敌上千自损失数人的叫人战绩。野猪皮创建八旗,也抄袭了此军规。所以这早期的八旗很能打,战时也是人人争先的。

综上,中式传统四大军功按照功劳从大到小排序是:斩将>夺旗>先登>陷阵。

多铎,比哥哥多尔衮小两岁,还嫩呢。大哥在,听二哥的。大哥不在,听二哥的。二哥多尔衮当仁不让是为主帅,正忙着指挥作战,小弟多铎则立一旁观战学习。打仗嘛,就那两下子,学得差不多了。多铎不愿待在中军帐听汇报,更愿意站塔台上看厮杀,这个才过瘾。

最新小说: HP白蔷薇与剑 我在大明忙种田,平推东瀛美利坚 红楼大官人 八部云河 打破诸天从魔法界贵族开局 四合院之八级工的幸福生活 穿越大唐:纵横家不好当 重生后小师弟在修仙界当白月光 柯学世界的纳棺人 都穿越了,带超级军火库不过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