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妃娘娘不经夸,直言其实做得也不够好,全靠同行衬托了啦。排场是做给人看的,安全才是自己的。
实话要靠实话引,娘娘实话实说也容不得万芳油嘴滑舌,“也是。奴才肩负守备之责略知兵事。这车厢全身防弹,护卫长枪在肩短枪在腰,有哪个没长眼的敢来冒犯娘娘。心心念念的梁山快枪到手,老奴猜御马监丁公公做梦都得笑出声来。”
“可不,丁大用连同他那侄子乐得嘴都歪了。”
“娘娘,奴才还有一事不明。后宫娘娘们若非深得恩宠难得能出宫一趟的,奴才知道,就连奉圣夫人也得牵着魏公公袖管子方能出宫。娘娘你…”
“哈,你是说本宫为何能随意出宫吧。告诉你,这是本宫入宫之前和皇上议定的条件,如若不然我便抗旨不遵!成天呆在宫里不能见人,那还不把我给憋死啊。”
车厢里欢声笑语起来。万芳见气氛拉满,准备稍稍提前吐露点会让娘娘到了目的地不太高兴的事情,也好让她有个思想准备。
从大报恩寺到美琪戏院没几步路,而这不太长的路程之上尽显南直隶的繁华。透过车窗往外看,石板街干干净净,店铺一个接着一个。无论是街道还是店铺门脸显然都是刻意打扫过。你来看,那一家开门晚的饭店还在忙忙碌碌洒水清扫门前街道,伙计们正摞起长凳擦洗招牌。为了迎接梁妃娘娘驾到,万芳搞了个城市清洁运动。临阵磨枪不快也光,这份马屁赵舒雅心领了,不由会心一笑。
万芳酝酿好措辞正准备要讲,此时马车走进盐仓大街上,路上有俩小孩突然窜到街中央拉开场子单挑。听言语原来是兄弟两个为谁多吃了一口爆玉米花起了争执。哥哥个头大出弟弟一圈,那弟弟七八岁模样,也不是好惹的,双脚向内站稳,曲腿沉膝双拳护腰,站了个二字钳羊马。再伸手前后摊开,来了个有模有样的咏春起势,唱到:“咏春,叶文。”
路上的毛孩子打架使出咏春拳起势,这一幕让人忍俊不禁。无他,只因《潮,来自梁山的歌》太过深入人心。南京坊间传说这咏春拳乃是梁山军总司令林云所创,最适合街头斗殴,适用于菜市场抢夺摊位、教训插队行为等各种小规模冲突场景。近卫军严肃有余活泼不足,拍着枪杆子赶走挡道的咏春拳手,“勿挡銮驾快快闪开,再不走请你俩吃枪子儿。”
左手边的叫花子‘呼啦’铺开破毛毡拉开了胡琴,咿呀呀地开口唱梁山小曲:“走啊--路遇大姐得音信---”越剧折子戏《桑园访妻》在梁山家喻户晓,这段戏文可是赵舒雅本人的原唱作品,一年前为了原汁原味唱好这段词,她专门找到尹桂芳大姐的电脑视频一个字一个字校准发音呢,此时听到乞丐大叔翻唱自己的作品,不免摇铃驻车开窗聆听。叫花子大叔跑调又走音,实在不忍卒听,简直是对艺术的亵渎。不专业不敬业为赵舒雅所不容,转念一想,人家混口饭吃也不容易,何必苛求,不听就是了。刚想走,叫花子大叔的小女儿又唱起了黄梅调《女驸马》,真真字正腔圆,显然这乞丐父女安庆府出身。许是嵊州话难学,梁山话易上口,叫花子大叔一曲《打虎上山》唱得不比美琪剧院差,胡琴拉得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