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中午杨山才醒过来。
昨天晚上杨山把于莉送回家,回到四合院的时候,天都 快亮了。兴奋过后的杨山浑身疲惫,回到家后从屋顶取下行李,也没收拾,直接就躺下睡了。
这次的国庆假期有三天,加上周日的话,大家都能连续休四天,杨山不打算这剩下三天还要出去玩,准备简单的收拾一下家,收收心进入学习状态。
瞧瞧家里的样子,家里除了一大片灰尘,啥都没有,连水缸都干了,倒是墙上的贴纸都清理干净了,应该是丁冲做的。杨山也是一阵无奈,就不应该把钥匙留给何雨水,那丫头片子连自己家都不收拾,更何况杨山的屋子了。
先解决吃饭问题,杨山也懒得做饭,出去到胡同口的食铺里买了几个窝窝头,抹上酱豆腐凑合了一顿,然后去中院灌几口撅尾巴管儿搞定。
正当杨山打水烧水拆洗行李被褥打扫家,一通乱忙活的时候,三位大爷再一次联袂上门了。
照样是三大爷先开口,“三蛋,忙着收拾呢啊,我们三人来看看你。本来上午就来了一次,看到你在睡觉就没打扰,怎么样,这一个月的军训累着了吧。”说完,三大爷没客气,用手擦了擦凳子上的灰土,招呼着其他两人坐下来。
这一个多月来杨山都没怎么回来,对最近四合院的情况不太清楚,也猜不出来这三位的来意。杨山正好也想着歇会儿喘口气,一屁股坐在了炕沿儿上“三位大爷啊,不好意思,刚生了火,还没好烧水呢,招待不周。”
一大爷笑眯眯的从兜里拿出把小手枪,“东旭按你的图纸把火柴枪做出来了,他又做了些改进,你试一下,能提出改进意见就更好了。”
杨山接过手枪看了一下:表面应该做过热处理,更有质感;连接边沿和加工的缝隙中也没有毛刺,估计是经过打磨;顺手拉了下套筒,很顺滑,肯定上过油;又空打了几枪,没有松散或者卡涩的感觉,零件公差控制的很好;把枪口附近的铜制击发块拿出来,对着那个孔隙认真看了一下,撞针撞击的痕迹都在孔隙里,对的很准;最后杨山按动握把上方的卡榫,弹匣掉了下来,再插回去晃动几下,没有晃动杂音,旷量合适;握把和套筒上的防滑花纹也比当初杨山设计的要大方美观,简直完美。
“东旭哥的手艺太厉害了,这枪都快成工艺品了。”杨山赞叹着。
听到杨山夸自己的徒弟,一大爷嘴都咧开了,“东旭他一口气做了八把,有四把留在厂里了,以后就当成考核厂子里2级工的标准件。剩下四把当作是厂里的奖励带回来了,我挑了一把最好的给你,谢谢你给东旭提供的图纸。”
“一大爷客气了,我就是画了个草图,对真正的加工处理没有任何的帮助,还是东旭哥悟性好,能把这东西做成标准件。”这个赞赏杨山可不敢领,加工图纸是什么样子杨山不知道,但是他知道绝对不会是他画的那样。
旁边的二大爷不耐烦了,“现在厂里的钳工全都以熟悉标准件的操作为理由,交3毛钱的材料费,给自己家孩子做火柴枪,连一些高级工都不例外。一到休息时间,全都跑到车间外试枪去了,噼啪声不断,这都是杨山你干的好事儿。好了咱们说正事儿吧。”
二大爷拿出了一块一斤多的肥猪肉,“杨山啊,前段时间我们家老二闹着要来你这里学习,你同意了。你这互帮互助的精神很值得院子里的孩子学习啊。俗话说的好啊,得道多助,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