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刑侦经验形成的直觉告诉他,对手绝非等闲之辈,此案侦破恐非朝夕之功,必须做好打一场艰苦卓绝的持久战的准备。
一辆特征模糊的摩托车、一支罕见的小口径手枪、两名消失在茫茫人海的劫匪——破案的关键突破口,在于找到车、找到枪,或者直接找到人。
沙雅、库车、新和、拜城四县,类似的摩托车保有量近5000辆!专案组决定首先“以车找人”。
干警们顶着刺骨的寒风,踏着厚厚的尘土,深入每一个乡镇、村落,逐一登记造册,建立详尽的摩托车档案,并逐车、逐人核查案发当日下午的确切去向和活动轨迹,一丝不苟地筛查所有具备作案时间嫌疑的车辆。
至于那支如同幽灵般的小口径手枪,目标实在太小,一旦被罪犯深埋或抛入河流,随便往哪一扔,想找起来那真是大海捞针。
日复一日,晨曦与星夜为伴,寒风与沙尘同行。当地的公安干警同志确实辛苦。
“11·13”专案组的干警们以惊人的毅力,踏遍了库车、沙雅、新和、拜城四县的每一个村落、每一条山沟,走遍了塔里木河沿岸星罗棋布的团场连队、戈壁荒漠的角角落落。
辛勤的汗水终于有了回报,各小组的情报源源不断地汇向指挥部:
拜城县组:兵分三路,对全县283辆摩托车进行“过筛子”式清查,走访关联人员894人,严格做到“人、车、照片”三对照。
最终在黑英山乡、铁力克镇、赛力木乡三地各锁定一名重点嫌疑人员。
新和县组:以“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的方式,对全县997辆摩托车进行了三轮拉网式普查,排查梳理出11名具有作案时空条件的嫌疑对象。
沙雅县组:在全县范围内展开规模空前的排查,共调查登记1134辆摩托车,走访群众超过人次,梳理出各类线索17条。
其中一条线索引起了民警的注意:
据可靠反映,案发前几天,库车县阿拉喀格乡的买买提·尤奴斯和海力力·阿勒曾多次结伴出现在沙雅县境内,行踪鬼祟,极不寻常。
库车县组:对全县登记在册的1753辆摩托车进行了最为严格的核查。一个重大发现浮出水面:
阿拉喀格乡二村一组农民海力力·阿勒铜及其名下的一辆摩托车,自案发当日起便神秘失踪,音讯全无!
同时,该乡库那斯二村八组的买买提·尤奴斯也如同人间蒸发,去向不明。
指挥部敏锐地意识到这两条线索的极端重要性,立即集中优势力量进行攻坚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