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小默这气色,在城里读书是不一样哈!”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上下打量着陈默,眼里满是慈祥,“看着精神,就是瘦了点...”
“害,二姑你这就不懂了,现在可不是以前我们那时候了,现在的年轻人太胖了都不招女孩子喜欢啦!”陈建国接过二姑递来的热茶,顺势就打开了话匣子,“就是太用功,这不,马上要去京城比赛了,老师千叮咛万嘱咐在家也不能放松。我寻思着,得带他回来看看爷爷奶奶,顺便也跟大家伙儿说一声,过年那几天他可能没空打电话拜年了,人在京城呢。”
“去京城比赛?”二姑夫立刻捕捉到关键信息,嗓门都高了,“小默要去首都了?参加啥比赛啊这么厉害?”
“嗨,就是个全国中学生作文竞赛。”陈建国摆摆手,语气却带着十二分的骄傲,“青川一中这次高二年段就选了他一个过去!之前还在山城的比赛中拿了特等奖,这次是去争全国的奖杯!”
他说着,像是刚想起来似的,拿起桌上的那个文件袋,“哦对了,这是上次得到全市第一的奖状,老师家访送来的,他爷爷奶奶非让带回来给大家看看,说给小辈们树个榜样。” 他动作麻利地抽出那张崭新的奖状,展开来,小心翼翼地铺在桌面上。
红彤彤的奖状上,“全市第一名”、“陈默”几个大字分外醒目。堂屋里瞬间安静了一下,随即爆发出更热烈的议论。
“我的天!全市第一!”
“啧啧啧,这奖状真亮堂!”
“建国啊,王慧这次怎么没跟着一起来?你们两口子可算熬出来了!”
“小默,快跟三婶说说,写文章有啥诀窍没?教教你表弟!”
“我就说这孩子打小就看着聪明,有内秀!”
各种赞叹、羡慕、询问像潮水一样涌来。陈建国红光满面,腰杆挺得像根标枪,每一个毛孔都透着扬眉吐气的舒畅。他热情地回应着,详细描述着老师家访时的“盛况”,山城领奖的“风光”,以及即将开始的京城之旅的“重要”。
偶尔有亲戚提起陈默初中时成绩一般的话题,陈建国立刻就能接上:“是啊,谁能想到呢!所以说啊,男孩子开窍晚,关键时候发力就行!你看现在,老师都说他是块好料子!”
陈默被亲戚们围在中间,脸上维持着礼貌的微笑,耳朵里灌满了各种夸赞和父亲的“事迹报告”。饶是自己有两世为人的经验,他都感觉自己的脸有些发烫,手脚都不知道该往哪里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