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多礼,不必多礼。”
张编修摆了摆手,示意陈平安坐下。
“刘敬舆(刘学政的字)的信,老夫已经看过了。对陈解元的才华,也是久仰大名啊。”
“张大人谬赞了。”
陈平安谦逊地说道。
“晚生初到京城,人生地不熟,还望张大人多多照拂。”
“好说,好说。”
张编修捋了捋胡须,笑道。
“你们这些外地来京赶考的举子,食宿确实是个大问题。”
“这样吧,老夫在城西,有一处闲置的小院,虽然不大,但也还算清净。陈解元若是不嫌弃,便可与同伴暂且住下。”
“如此,便多谢张大人了。”
陈平安心中一喜,连忙道谢。
能有一处独立的院落居住,自然比住在鱼龙混杂的客栈要好得多。
张编修又询问了一些关于南淮府乡试的情况,以及陈平安的学业。
陈平安一一作答,言辞恳切,不卑不亢。
张编修越听越是满意,对这位年轻的解元公,也更多了几分好感。
“陈解元,京城不比地方,水深得很呐。”
临别之际,张编修语重心长地叮嘱道。
“此次会试,竞争激烈,暗流汹涌。你务必要小心谨慎,莫要轻易得罪了什么人。”
“尤其是,有些人,表面上道貌岸然,背地里却龌龊不堪。你需擦亮眼睛,明辨是非,方能在这京城,立于不败之地。”
“多谢张大人指点,晚生谨记在心。”
陈平安再次躬身行礼。
从张编修府邸出来,陈平安一行人,便在管家的引领下,来到了城西那处小院。
小院虽然不大,却也收拾得干净整洁,一应俱全。
三人安顿下来之后,天色已近黄昏。
“陈兄,今日多亏了你,我等才能在这寸土寸金的京城,寻得如此一处清净的落脚之地啊。”
张明远由衷地感叹道。
“是啊,陈兄。”
李士林也附和道。
“若非有刘大人和周大人的引荐,我等怕是只能去住那些又贵又差的大车店了。”
“两位兄台不必客气。”
陈平安摆了摆手。
“出门在外,相互照应,本是应该的。”
“接下来几日,我打算先去拜访一下信上提及的其他几位前辈,熟悉一下京城的情况。两位兄台若是有兴趣,也可一同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