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海翻了个冷厉的白眼,没接话茬。
闫埠贵眼珠子在屋里遛了个圈,又斜睨着易中海衣裳上那几处绽了线的破洞,
脸上堆起笑:“我家那丫头针线活地道,往后您衣裳破了,尽管拿我家给她拾掇,分文不取。”
心里却暗忖:一针一线也是功夫,可别白瞎了。
这话让易中海眼皮子跳了跳,可他依旧耷拉着眉眼没搭腔。
闫埠贵搓着两手干笑:“老易,我知道这事儿难办,也知道您犯难。可咱这整条胡同周遭,
也就您有这份能耐不是?再者说,前儿街道办开会,李主任还念叨呢,说咱这些院儿里的管事的,
得带头给院里年轻一辈寻出路。您在轧钢厂是八级钳工师傅,厂里上上下下谁不给您几分薄面?
要是能给咱院里趟条路子出来,不单是我家解放,整个院里的小辈都得念您的好。”
易中海拿眼剜了他一下,脸上瞧不出啥情绪:“李主任是说过这话,可厂里的章程不是我定的。
上个月后勤科赵干事的侄子进厂,你猜怎么着?他表舅是区里的,就这还等了小半年,
里外里花了五十块才办妥呢。”
他猛吸两口烟,吐出来的烟雾把脑袋裹得严严实实,
“不过话说回来,都是院里的事儿,总不能看着孩子瞎晃荡。
只是这人情往来,最是磨人,处处都得打点。”
闫埠贵脸上的笑僵了僵,心里咯噔一下:五十块?这可不是小数目,够家里嚼用俩月了!
他手在袖管里悄悄攥紧,脸上却笑得更浓:“老易您这话在理。人情往来是磨人,
可咱院里的情分不一样不是?前阵子聋老太太念叨炕凉,不还是我家丫头给她拆洗的棉被褥子?
再说您这儿,一大妈走后,院里扫雪、劈柴的活儿,哪回不是我家小子们抢着干?
就说上个月,煤场送煤来,老刘家那三小子年纪小扛不动,还不是我家解放和解旷搭着帮衬?”
他话锋一转,声音压得更低,“这些都是该做的,我不是邀功。只是想着,真要是有啥需要搭把手的,
您尽管开口,咱不能让热心肠的人寒了心不是?”
心里却在盘算:这些年的人情加起来,怎么也得抵上十块八块的吧。
“你家这些活计是白干了吗?”
易中海把烟头往地上一扔,用脚碾了碾,打断他的话。
他拿起桌上的茶缸抿了口热水,茶渍在缸底结得像层锈。
“就说街道办分的那些救济物资,面粉、煤球,哪回不是你家拿的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