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我师父他们俩,说是要出去找路子,搞点儿准备过年的细粮回来的呢。
结果呢!他一直到大半夜的才哭着跑了回来。
跟我说啥,买回来的粮食,被人搁半道上都给抢走了,他俩为这事儿,还挨了一顿打的呢。”
“我的天!”
秦淮茹惊奇的瞪大眼睛,喃喃的问道 : “还有这事儿呢?”
“你以为呢?你就说新奇吧?”
“嗯!是挺新奇的。”
_
57年的春节,没有了往年那般的大操大办。
很多人家吃饺子,都用的是,好几种杂粮面掺和在一起,凑合出来的饺子皮。
等开春后,人们又开始了日复一日中。
为了能填饱自己和家人的肚子,从而更加努力的,早出晚归的工作了起来。
一些胆大心细的人,也会想尽办法的,从各个,听说过或者是能摸到的门路上。
弄上一些应急的粮食,拿回家来度日。
吃粮,是一个亘古不变,永不过时的话题。
只有经历过困苦的人们,才会清楚的明白,“吃了吗?”这句话。
是怎么成为人们见礼时,第一句问候语的。
时间,也在人们的这种状态中,缓缓地流逝着。
_
忙忙碌碌的大干了一整年,人们依然没能改变,58年春节时的窘迫,而且更具艰难。
因为从这一年的春节开始,政府对猪肉、牛肉、羊肉、鲜蛋、白糖、红糖、糕点。
粉丝等8种副食品,实行凭票定量供应。
也是从这时起,人们心里的多吃肉蛋,以减少口粮消耗的想法,一去不复返了。
赶在春意盎然的5月份,政府大力号召全国人民,拉开了工业产品产量的DYJ序幕。
同年八月份,又推进了全民炼钢和农村公社化运动。
也是在这一年,‘蜂窝煤炉子’,这个操作简单,又能节约燃料的物件,进入到了千家万户。
这是一个饿着肚子,人们照样也是激情澎湃的岁月。
▁
时间进入到了59年,四月份的天气已经很暖和了,今日又是个休沐日。
95号院的中庭院中,又在召开着一场,学习上级领导精神的全院大会。
“今儿个文件就读到这儿了。”
越发精瘦的闫埠贵,扶了扶他的无框眼镜后说道:“有谁要是有没听明白的地儿。
可以私下里找我们几位大爷,再给他讲解一遍也成。”
“嗯哼!”
刘海中习惯性的来了开场白后,才派头十足的开讲道:“刚才三大爷读到的文件内容。
大伙儿应该也都听明白了,往后无论是烧的煤柴,还是零嘴儿的瓜子花生糖果之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