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力手指着契约,跟周安等人说道。
“咱先看这块大地,东边到村口那老槐树,就那特别粗、夏天好多人乘凉的。西边到小河沟边,天热的是时候那里热闹得很。南边挨着李二家地,他家菜长得可好。北边到那条小路,咱平时去地里干活都走那儿。按村里量地的法子,这块地有三亩二分。”
喝了口水,接着说:“再瞧这块小的,东边紧挨着周正家新宅,以后两家串门方便。西边到王麻子家的篱笆,扎得可结实。南边和北边都是村里公用空地,平常大伙在那儿晒粮食、唠嗑。这块地是一亩六分。周安家单独那块在村西头,东边是张三家菜园,西边靠着小树林,南边和北边分别是村里灌溉渠和土坡,边界都明明白白的。”
大伙围在桌子边,听得认真,不时点头。
秦力接着讲:“按村里规矩,这契约得写三份。一份你们自己留着,以后要是有啥纠纷,这就是证据。一份我交到县里备案,县里登记了,这地买卖才合法。还有一份放在我这里。”
秦力仔细检查一遍,确认没问题,就说:“好了,这契约就算成了。”
拿着契约,周正几个付银子的手这才不抖了。
这次回来就是为解决宅基地的事儿,既然宅基地看好了,就得回县城干活。
不过去干活前,得先去县衙定契。
很快,驴车拉着周安、周原、周正、刘山娘和秦力,晃晃悠悠出了清水村。
其他人刚买地,马上建房手头紧,所以买了宅基地就急着建房的,就只有周安。
周安没建过房,想起现代刷视频说装修特别难,再加上换了个新地方原主记忆里的手艺人全用不上。
周安只能问秦力。“里正,这清水村建房子是个什么流程?”
秦力眯着眼,回忆着说:“首先得请个靠谱工匠。咱这十里八村,有几个手艺好的,我回头给你介绍。他们会丈量、绘图,能按你的想法,把房子样子画出来。
这工匠得早点定,好让他们准备材料。砖、瓦、木梁,一样都不能少。找个好窑厂,定下足够的量。木材的话,村外头山林里有合适的树,但得打听清楚,哪些能砍,哪些不能砍。”
秦力摸了摸下巴,接着说:“还有这地基,千万不能马虎。你那地在村西头,地势虽说平整,可也得深挖夯实。我听说邻村有户人家,建房地基没打好,住几年房子就倾斜了。
你找些壮劳力,多花些时间,把地基打得结结实实的。等工匠把图纸画好,咱再合计合计房间咋布置,是多隔几间住人,还是留个宽敞堂屋待客,都得提前打算好。”
驴车往县城走,秦力又说:“等材料备齐,地基打好,工匠就能开工了。这期间,你得常去盯着,一是保证他们按图施工,二是看看有没有偷工减料。虽说都是乡里乡亲介绍的,但建房是大事,一点都不能疏忽。”
周安认真听着,不停点头,把秦力的话记在心里。
没一会儿,驴车到了县城门口。进城后,大伙直奔县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