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这时,许翰也到了,神色间带着几分激动:“陛下,臣已召集翰林院、国子监诸学士,连夜商讨《靖康取士新格》草案细节。打破门第,注重实务,广纳贤才,此乃强国之基!臣等必不负陛下厚望!”
“好!”赵桓赞许道,“此事关乎国运,许卿务必抓紧,也要抓实!”
处理完这些紧急事务,赵桓才感觉身体的疲惫如同潮水般涌来。他挥了挥手,示意众臣可以先退下,各自去忙碌。
“陛下,”李纲却留了下来,欲言又止。
“李卿还有何事?”赵桓问道。
李纲深吸一口气,沉声道:“陛下,城外……韩世忠、种师中、折可求三位将军已入城觐见,正在殿外等候。”
赵桓精神一振:“快宣!”
片刻后,韩世忠、种师中、折可求三位勤王大将步入偏殿。韩世忠依旧英武,只是眉宇间难掩疲惫和大战后的煞气。种师中(种师道之弟)显得沉稳许多,但眼中的悲痛还未散去。折可求则是一位面容刚毅、身形矫健的中年将领,代表着西北赫赫有名的折家军。
“臣(末将)韩世忠(种师中/折可求),参见陛下!”三人齐齐单膝跪地行礼。
“三位将军快快请起!”赵桓亲自上前,一一将他们扶起,语气诚恳,“汴京之围得解,全赖诸位将军星夜驰援,浴血奋战!此不世之功,朕与汴京百万军民,永世不忘!”
“陛下过誉!勤王救驾,乃臣等本分!”韩世忠朗声道,声音洪亮。
“只恨我等来迟,未能早日为陛下分忧,亦未能……救下大兄……”种师中说到此处,声音哽咽,虎目含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