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囚车抵达刑场。
士兵们迅速将朱梆和杨文候从囚车里拖出来,按跪在地上。
陈三喜站在高台上,大声宣布道:“各位父老乡亲,朱梆和杨文候这两个恶贼,残害百姓,欺压士兵,罪行累累,罄竹难书!
今天,我们将在这里处决他们,为历运城的百姓讨回公道。”
百姓们听了,齐声高喊:“杀了他们,杀了他们……”
声音如雷鸣般震耳欲聋,整个刑场充满了愤怒和正义的气氛。
陈三喜看向高悠,高悠点了点头,陈三喜大喊一声:“行刑。”
士兵们挥刀而下,朱梆和杨文候的头颅瞬间落地,鲜血喷洒而出。
百姓们看到这一幕,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纷纷高呼:“太子殿下英明,太子殿下万岁……”
高悠站在一旁,看着欢呼的百姓,心中暗暗松了一口气。
他知道,历运城在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将不会再战事,百姓们终于可以过上安稳的日子了。
三天后,历运城被拿下,朱梆被处决的消息传遍了其余还没有被占领的城池。
消息像一阵狂风,迅速席卷了整个地区,所有的人都感到了震撼和压迫。
面对大恒军的强大压力,一部分人选择了投降。
他们深知,抵抗只会带来更多的流血和牺牲,而投降或许还能保全性命。
于是,这些城池的守将和地方官员火速派人与高悠取得联系,商谈投降的事宜。
高悠对这些愿意投降的人并没有刁难,只要他们保证归顺之后,永不背叛,听从朝廷的调遣,即可接受你们归顺。
这些城池的守将和地方官员接到回复后,纷纷表示同意。
他们知道,这是保全自己和百姓的唯一机会。
高悠随即派军队前去接收,并对这些城池的军队进行了改编,保留了愿意归顺的士兵。
同时对那些投降的将领也很照顾,保留了他们的官职,并给了重赏。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投降,还有一部分人始终不愿屈服,抱着宁可玉碎的想法,非常坚决地与大恒军队对抗。
下午时分,阳光斜斜地洒在逶遥城的城墙上,却无法驱散这里的阴霾。
城墙到处是炮弹摧毁的痕迹,巨大的砖石被炸得四分五裂,城墙上的垛口被炸得参差不齐,仿佛是这座城市痛苦的伤口。
城墙下的土地被鲜血染成了暗红色,士兵的尸体纵横重叠,有的仰面朝天,有的俯卧在地,还有的被压在倒塌的城墙下,只露出一只手臂或一条腿,显得格外凄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