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数日过去,敌军按兵不动。
蓝玉深知此次会师会让敌军更加戒备,未来的行动将更为艰难,不禁轻叹一声。
在掌握部下行进路线与情报后,蓝玉再次召开军事会议,为最终决战做全面准备。
他正商讨对策之际,对面的德里苏丹军却几近混乱。
斥候带回的消息迅速在军中传开,主将厄里斯随即召集全军,预备即刻出征。然而,目睹那绵延不绝的明军,厄里斯也不免心生慌乱。
明军人数难辨,但规模之庞大显而易见。更有流言四起,声称明军调集十万大军,联手他国共伐德里苏丹。
一时间,军中士气低落,士兵们纷纷思谋逃离。厄里斯虽心知此状,却束手无策。
他困惑不已,为何明军会突然大军压境。两国素无交集,亦无恩怨。即便与蒙元梁王有所纠葛,也非他们直接出面,无论从情从理,都不应将矛头指向他们。
尽管困惑,消息的传播却未曾受阻。撤退的风声弥漫军中,部分士兵已悄然逃走,将消息扩散开来。
不仅民间议论纷纷,德里苏丹国的朝廷亦人心惶惶。甚至有朝臣提议,与图格鲁克王朝的叛臣联手御敌。要知道,德里苏丹国名义上仍属图格鲁克王朝,只是新王即位后,国内动荡,国土缩减,臣子们已不认为能再保持王朝之名。
然而,与叛徒合作,毕竟有辱国体。
第375章 天竺妥协了
若仍为先王统治,进言之人恐已遭处决。但新王主政,且为人仁厚,出身军旅,局势方得稍缓。
由于年幼,他无法采取严厉手段处理国事。
种种因素交织之下,当联合的提议摆在新王面前时,他竟点头同意尝试。
面对内忧外患,他确无良策。
于是,德里苏丹国一边加强军事防御,集结更多兵力;一边派遣众多斥候,力图潜入他国刺探情报。
经多番努力,一个震撼人心的消息传回了朝廷。
消息一到,新王立即召集大臣紧急商议。
坐在王位上,他显得格外紧张与不安。
一位将军问:“大王,您要宣 ** 么吗?是动员令还是其他?”
新王下意识地挺直身躯,挥手示意手下传递消息。
内官应声,快步取来文书,大声宣读。
宣读完毕,大臣们面面相觑,无言以对。
他们原本以为,联军仅是阿瓦王朝与白古王朝的军队,在刻意防范德里苏丹国。
起初,两方势力增兵、挂不同旗帜时,军中并未起疑,只当是双方的策略。
增兵边境,初衷仅为防范两国交战波及德里苏丹国。
然而,当明军旗帜出现,守将已感事态不妙。
他屡次向皇宫送信,却屡遭拦截或传令兵逃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