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是读书人间的争论,说书人不再插话,坐回原位。
近日,此类辩论已屡见不鲜,每次都是咒骂声占上风。
往常,只要骂人者提到诏狱中的考生,对方便会偃旗息鼓。
但今日不同,支持叶轩的人中,竟有从诏狱释放的考生,这引起了众人好奇。
此类情形在应天府已多次发生。
有工夫在外编排、斗嘴的,多是落榜考生。
而那些因补考获得机会的考生,正忙于复习,唯恐落后。
他们感激叶轩,更不会恩将仇报。
因此,辩论仅限于落榜考生之间。
众人本以为,诏狱考生释放后,定会加入咒骂行列。
然而,结果出乎意料,几乎所有释放的考生都将叶轩视为恩人。
至于那些被剥夺考试资格的主犯,在见识诏狱手段后,哪还敢妄言?
总之,接下来数日,以应天府为中心,补考与叶轩成为了热议话题。
而作为主角的叶轩,此时已回到家中,享受着神仙般的逍遥生活。
傍晚,应天府近郊。
叶轩宅邸之外,佣人忙碌于草地,搭起临时帷幔。
叶轩头戴草帽,斜倚榻上,清风徐来,他悠然自得,享受着宁静与清新。
“都呆了五六天,精力还挺充沛。”他慵懒地低语,未睁眼,尽显闲适富贵之态。
不远处,沈蓉、春婵等女眷与孩子们嬉戏,欢声笑语,似乎外界纷扰与他们无关。秋风落叶,将这一幕装点如画。
更远的地方,护卫仆从正筹备晚宴。
论及大明谁最逍遥,叶轩当属其一。他自称为归隐田园,效仿古人,沈蓉等人亦觉新奇,并无异议。
第348章 前线捷报,东瀛成为大明殖民地!
旬日后,奉先殿内,朱元璋端坐御阶,凝视孤月。
考试结束,他心怀壮志,望着高中名单,心中喜悦更甚考生。这些人才,乃他治国之基。
若手下得力,他也不必如此辛劳。
叶轩休假,但既定事务不能搁置。朱元璋多疑且不愿放权,少了叶轩的监督,他对下属极不信任。
诸多事务需他亲力亲为,加上考试后续处理与政务批复,使他疲惫至极。
若非顾及颜面,叶轩又身份特殊,他早已下令召回叶轩,分担重任。
这世上从无如果之言。面对叶轩的性情,朱元璋深知,若强行召回,叶轩定有百般手段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