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轩望向沈蓉三人若有所悟的脸庞,轻抿一口茶,眼帘微垂,神色难辨。
大明历来刚强不屈,即便日后衰微,不敌他国,亦会血战到底,绝不屈服。更何况如今大明正值鼎盛。
他为大明筹谋划策,使之占据上风,若朱元璋仍考虑与高丽议和,叶轩定会深感失望,他的辛劳也将付诸东流。
高丽乃心腹大患,必除之。
叶轩深信,朝中有智者如刘伯温者,定能洞悉此理,知所行止。
至于胡惟庸,叶轩对其才智存疑,终未将其归入智者之列。
议和之路,绝无可能。。
于接待外使的密室中,高丽使臣李石与其手下密谋。
“大明皇帝易于欺瞒,”李石笑道,“我只需口头允诺些许土地与牛羊财宝,他便轻易同意议和。”
“待大明撤军,开放粮贸,他们欲取我所诺之地,可就难了。能否得手,且看他们自己本事。”
手下纷纷恭维:“大人英明,此举解我国难,李成桂大人必将重用您。”
李石满面春风,心中盘算着议和成功、大明撤军后,自己必将受高层赏识,仕途有望更进一步。
突然,急促敲门声打断了他的美梦。
“大人,大事不妙!”
李石眉头紧锁,认出是手下之声,遂道:“进来。”
门开,手下慌慌张张闯入:“大人,大事不好了!”
李石不悦,放下茶杯,厉声道:“何事惊慌?”
下属脸色一变,“大人,前线急报,燕王朱棣一夜之间攻陷我国三座城池,正攻打第四座,我国危在旦夕!”
李石瞳孔骤缩,手中茶杯跌落。
砰!
茶杯碎裂,热茶四溅,沿地砖流淌,形成不规则水痕。
众人惊愕。
“大明的皇帝不是已同意议和撤军了吗?”
“怎会如此?”
“是否有所误会?”
“大人,您不是说大明皇帝亲口应允议和的吗?”
“这下糟了。”
“大明非但未撤军,还一夜夺我三座城池。”
“大明怎会背信弃义?”
……
李石的下属慌了神。
李石亦惊慌失措。
这与约定全然不符。
当日觐见大明皇帝时,对方明明承诺撤军,还下旨令燕王朱棣退兵。
可如今……
这是何情形?
根本不像议和的态势。
他先前还向本土报信,称大明已允诺议和退兵,如今大明却一夜夺我三座城池。
这与约定全然不符。
李石面色惨白。
他是否连累了李成桂等大人物?
他们此刻恐怕恨不得杀了自己这个传假讯之人。
若非他传假讯,
高丽也不会一夜失三城。
他竟成了帮凶,助大明一臂之力,成了高丽的罪人。
李石深知,若此事办砸,回国必遭李成桂等人严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