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丽实权者李成桂面色阴沉,杀气腾腾。
“大明!”
“好一招狠毒之计!!”
“高价诱购我高丽人参、牛角,再以低价售粮,使我百姓怠惰农耕,沃土荒废。”
“目的达成,便停收人参等物。”
“粮食亦断供高丽。”
“何其狠毒!”
“大明!!”
李成桂怒不可遏。
大明竟能想出如此狠毒之策,实乃出乎意料。
高丽毫无防备,堕入圈套。
李成桂沉声问道:“国内粮食还剩几何?”
下属偷瞄了一眼面色铁青的李成桂,立刻低头,双腿发软,仿佛背负千斤重担,呼吸困难。
“还……剩下……”下属颤声报告储备数量,但这数字让李成桂眼前一黑,几乎晕倒。
高丽粮食稀缺,百姓不耕,收成无望,内储告急。前线军队正与明朝燕王朱棣对峙,急需粮草支援。然而,内粮尚且不足,何谈支援前线?前线若无粮,如何能与明军抗衡?此乃高丽之大难!
李成桂未曾料到,自己筹谋已久,只为登基为帝,而今,帝位未得,高丽却危在旦夕。若高丽覆灭,他之前夺权的种种布置也将化为泡影。这绝不能接受!
他绝不能让自己的努力付诸东流,无论如何都要保住高丽!李成桂怒不可遏,心中暗骂大明。若非大明,他怎会陷入如此被动?这阴毒之计,究竟出自大明何人之手?皇帝?谋士?一旦得知 ** ,他誓要将此人千刀万剐!
“来人!”李成桂怒吼。
下属惶恐而入,跪倒在地。
“派遣使臣,前往大明,求和!”李成桂一字一顿,语气中满是愤怒与压抑的暴躁。
他的精心布局被彻底颠覆,所有努力即将化为乌有。高丽皇帝的梦想濒临破灭,国家亦面临存亡关头。这令他极度沮丧。此刻,挽救高丽、缓解粮食危机的唯一途径是——向大明低头求和。只要度过此难关,不求立即收复失地,但能抵御朱棣的侵袭,确保高丽民众的温饱及前线士兵的给养,他的王位方能保住。
李成桂心中盘算着权宜之计,打算表面臣服大明,借此从大明获取粮食,同时强制国内农户种植,待来年丰收,自给自足,摆脱对大明的依赖。届时,高丽将不再需要大明援助。
深知此事非同小可,使臣急忙带上贡品,乘船驶向大明京城。
晴空万里,碧波荡漾,京城港口,海面与天际相接,一望无际。高丽使臣率众步出船舱,一眼便望见周围密布的大明战船,其规模宏大,气势磅礴,船上旗帜飘扬,金色巨龙图案栩栩如生,彰显着不可一世的威严。战船往来频繁,显示着大明的强盛与繁忙。
使臣心中暗惊,未曾料到大明战船数量如此众多,造船技艺如此高超,料想其海军力量定不可小觑。若海战爆发,高丽绝非其敌。
大明礼部官员率众接待番邦来使,一方面履行礼仪,另一方面监督其在大明境内的行为。港口石砖路坚固,工人忙碌,货物搬运不息。
“赶快!”
“午前未搬完,用餐推迟!”
“如能提前完成,”
“则提前用餐!”
工头们扯着沙哑的嗓子吼着。
高丽使臣踏上大明领土,目睹繁忙的工人,鼻间充斥着海腥与厚重的汗味,心中一阵恍惚。
大明战舰无数,人海熙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