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欲呼喊,声音却哽咽在喉,猛然意识到这是在考场,而非家中。
家中,他可用硝石制冰降温,但那是在唐朝末年工匠发现硝石制冰的秘密之后的事。
想到这里,陈景烦躁地吐出一口热气,擦去汗水,再次凝视题目。
陈景心中怒火中烧,这题目究竟是何方神圣?叶轩究竟想干什么?
之前的题目已足够艰难,院试更是难上加难。
他曾梦想在院试中一鸣惊人,超越解缙和孙浩。
如今看来,这希望愈发渺茫。
题目都看不懂,如何超越他人?不被他人超越已是万幸。
“难道我又要败给他们?”
不甘的情绪在陈景心中汹涌澎湃。
“我出身名门,怎能轻易言败?”
“才华横溢。”
“却总是败给解缙。”
“世人皆知解缙,不识我陈景。”
“如今又冒出个孙浩,竟也凌驾于我之上,我之前还在他面前贬低孙浩,若真败给他,颜面何存?”
“这让我情何以堪?”
“不行。”
“我绝不能败给孙浩。”
“更不能输给解缙。”
“我若参透题目,他们也未必能懂。”
“这场较量极为公正。”
“那么,就看谁能率先破题,创作出令人瞩目的诗文与策论!”
陈景眼中闪烁着坚定之光。
他重燃斗志。
周进此刻焦急万分,满脸通红,手足无措。
这题目究竟何意?
他苦思冥想,策论的关键在于破题,稍有偏差,便可能与考官之意相去甚远,只能待三年后再试。
他不知自己是否还有下一个三年。
此次能通过县试、府试,已是侥幸。
下次是否还能有如此好运,他心中无底。
周进额头汗水涔涔。
“以孙浩的才情,通过院试定无问题。”
“而我,恐怕难以过关。”
“难道我真的要与秀才功名擦肩而过吗?”
“明明近在咫尺。”
周进不愿放弃。
他虽资质 ** ,才学普通,但性格倔强,否则也不会屡试不第仍坚持科举数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