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一切顺利,四月份的时候,就可以制作大酱了。
为免大酱引子失败,赵清虎又煮了黄豆,捣碎了摔成砖头形状,用牛皮纸包了,挂在了房梁上。
双管齐下,总有一款成功的吧?
“爹,你的伤好得差不多了,是不是能去镇上了,买店铺的事情都耽搁了。”三郎找到了赵清虎。
清水镇上的店铺他都看好了,这几天有空他就跑县城,也看了几个铺子。
就等他老爹拿银子拍板了。
“等过了初三,发了月钱就去镇上。”
钱箱内,银钱不多。掐头去尾算一算,里面也有豆腐坊一个月的盈利。
毕竟,正月初三,赵清虎只是发了家里面月钱,并没有拿走利润。
年前腊月十五豆腐坊停工,年后过了元宵,豆腐坊开工,前后算一算,刚好是一个月的营收。
过年这段时间,赚的少,花的多,钱箱内没剩下多少银钱。
发了月钱后,铜板只剩下四十二吊,碎银子更少,只剩下五两多。
“哎,连年前上山之前购买的弓箭都补不平。”
抽走四十两利润,赵清虎直接把钱箱交给了顾凌轩。
让他当管家,可不是说说而已。
没培养出新的管家,顾凌轩就先管着钱箱吧。
日后发月钱,算账的事情,赵清虎就不管了,他只负责每个月抽走利润。
毕竟,等豆腐店开了,他们家的账本就不止豆腐坊一本。事情复杂了,就需要有专门的人负责整理。
翌日,赵清虎坐着牛车,跟着三郎两人上清水镇了。
到了镇上,四郎拉着牛车去送豆腐,赵清虎则是跟着三郎去了牙行。
那牙人得知是绿竹村的赵清虎来购买铺子,殷勤了不少,还驾了车带他们父子去看铺子。
三郎一共相中了三个铺子,两个在集市上,是附近十里八乡庄户人家赶集的地方。
另外一处,则是在百味楼旁边,算是比较高档的店铺,后面是带一个小院子的,有一间小库房,一间卧室。
赵清虎虽然很满意,可豆制品不是啥高端产品,还是在集市好。
集市内两个铺子,一个带院子,一个不带院子,赵清虎选了带院子的。
虽然后院空间很小,只有一间库房,但是也足够用了,他们家豆腐店不用库房,直接改造成卧室就行。
集市位置不错,虽然清水镇上是逢九才有大集,可日常这来也有人流。
清水镇上的小码头,就在这集市尽头,也方便赵清虎家用船运豆腐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