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村旁边,也没几个野塘啊。”
“山石地旁边,有两个小的。”
“那一起,你可不能吃独食啊。”
“你家有水车吗?”
“人工舀水啊,我这一膀子力气正没地方用呢。”
好不容易,牛车到家了,果然院子里面已经聚集了不少人。
有大人有小孩,有来卖鱼的,也有来看热闹的。
“五郎,快来,先给我称这条鲶鱼。”
王童生见是五郎在负责称重收钱,嘴角立马就有了笑容。
这可是他学生,给自己这个夫子开个后门,有啥问题?
“夫子,您来了,我这就给您称重。”
清水村不算富裕,也就消化了三百多斤鱼。
剩下的,也吃不下。
鱼也不便宜啊,鲤鱼、草鱼这种,即便赵清虎卖的比镇上便宜,可也需要八文钱一斤。
鲶鱼、翘嘴、黄丫头这种,更贵,十文钱一斤。
送到清水镇,能卖上十五文一斤呢。
“大丫爷爷,这些小鱼能送我们一些吗,我们烤着吃。”
几个鼻涕小子找到了赵清虎,看中了那些白条跟石斑。
“可不能不劳而获!来,你们帮我把这些小鱼撒上盐粒,每人给你们十条小鱼当做工钱。”
“好!”
“大丫爷爷你是好人。”
赵清虎笑了,这些小鱼他留着也就是晒干了,来年给老母猪补营养的。
小孩子们想拿回去串起来烤着吃,自无不可。
让赵清虎没想到的是,来跟他商量的只有几个鼻涕娃,撒盐粒的却来了几十个,脑袋挤脑袋。
这是全村的小孩都来了?
“别挤,都有,每人都有。”
“来,这些盐粒给你们,烤鱼的时候捣碎了撒一些。”
“吃的时候小心鱼刺。”
“天干物燥,你们烤鱼的时候小心火。”
一群孩子,用树叶包着鱼跑了,赵清虎跟在后面大声叮嘱了几句。
皮猴子们跑了,又有一些丫头来了,赵清虎让大丫也送了一些给她们。
“清虎。”
“大堂哥,你咋来了,也是买鱼?”
“鱼都买好了,一条翘嘴,老爷子喜欢这一口。咱们赵姓那口水塘,三年没有起鱼了,这段时间天气好,适合晒鱼干,要不明后天也给抽了,等下雪冰冻就来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