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穿越古代儿孙满堂 > 第114章 秋分忙碌

第114章 秋分忙碌(2 / 2)

山石地贫瘠,这里的大豆产量少,但是,是最早成熟的。

五亩大的一片,最后收了四十七斤黄豆,连五十斤都不到。

而且,这些黄豆也大都是椭圆形的,麻麻赖赖,没有寻常黄豆圆润。

可好歹也是四十七斤黄豆啊,是四十七斤粗粮。

绿竹村里面,每年靠着黄豆饭,撑过青黄不接的人家不少。

有黄豆饭吃那都是好的,家里断粮,树皮草根都要啃。

赵清虎家到没必要,没苦硬吃也不是他的风格。

四十七斤黄豆,都不用晒干了,直接就混在大豆之中,搅和搅和,上磨磨成了豆浆。

收割大豆,耕种油菜,不知不觉,秋分都过了,赵清虎家也开始收棉花。

他们家棉花长得高,植株都是一米六七往上的,最高大的一株有两米出头,长了十二根分叉,结了不少棉花。

这还是打了顶的结果,否则它们还能长。

这株棉花上的棉花籽,赵清虎让大郎单独留了下来,明年自家留着当种子,绝对不能稀里糊涂卖出去了。

棉花可是锦葵科,棉属一年生或者多年生的灌木。

这家伙,不仅枝干能长的粗大茂盛,扎根在地垄中,也是很有力量的。

拔棉花,你要用手拔起来,那要费老鼻子力气了。

全家上下,怕是也就几个壮劳力能办到,而且,这玩意你直接拔也累人啊。

所以拔棉花需要辅助农具。

构造也很简单,一根两米长的木棍,小儿手臂粗。

在木棍下方十分之一高的地方,加上一个铁制的钩子。

钩子不大,大概弯曲出比棉花杆大一点点的弧度,是赵清虎提前找铁匠铺打造的,一个有将近八两重,花了他不少铜板,一口气打了十个。

这钩子,要固定在木棍上,所以造型有些特殊。

一头是钩子,连接着大概三寸长的铁棍,铁棍另外一头,则是跟铁钩反向的钉子。

如此,把钉子一头打进木棍内,再用细绳一圈一圈捆绑木棍跟铁条,就能很好固定。

拔棉花的时候,直接把木棍插在棉花根旁边,用钩子勾住棉花杆子,利用杠杆原理,轻轻一推木棍,棉花就被连根拔起。

人类的智慧,就是善于发现工具,利用工具。

有了这个,拔棉花就不用耗费太多人力。

前面一人拔,后面一人收集,有了一捆就往牛车、驴车上送,一站式服务送到家,堆积在院子里面,让它自然晒干。

一天拔完,两天翻地平地,油菜籽也撒了下去。

赵清虎家不用套种其他作物,明年收了油菜,直接种上棉花就是。

最新小说: 大明:修仙心声被偷听,嘉靖求我当国师 没法喷,这是真幽灵 LOL电竞经理:开局拐走关雎尔 大庆:娶范妹妹,解锁盖世绝学 斩神:我是奥特之神? 疯批世子:读心后,我斩了满朝文武 凤凰交错,逆命妖妃 穿成炮灰又如何:我的道侣是大佬 侯门第一纨绔 谁能信我的娱乐帝国背靠末世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