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细棉布浸水,再包裹种子。
犹记得,他上初中的时候,学校也有一片空地。
当时就有同学带了西瓜种子来学校,直接就用打湿的袜子装种子,两三天发芽成功。
反正,那一片西瓜地最后是长起来了,可惜,西瓜成熟的时候,他们刚好放暑假,一颗也没吃到,全都便宜了学校的校工。
现在回想,也不知道袜子泡发的西瓜种子,最后种出来的西瓜是个什么味,反正那臭袜子不是自己出的。
晚上吃饭的时候,大郎提了一下堆肥的肥土怎么分配的事情。
水稻田里面,水稻正是分叉长株的时候,追肥很有必要。
可他们家开出来的九十亩梯田也需要肥土,准备种大豆。
而且,棉花地里面的棉花最近也长得很快,都已经到大腿高了。
赵大郎虽然没有种过棉花,但是他有种植庄稼的经验,庄稼茁壮生长,抽穗灌浆的时候,都是需要追肥的,唯有如此才能增产。
赵清虎想了想,山坳里面的肥堆他看过,最多就两万斤有机肥。
想要把所有土地全都肥上,根本就不可能。
“先送水田,棉花地也要增肥,至于咱们开荒的梯田,堆肥肯定不够,今年先用粪肥。咱们家牲口多,粪肥不会少。”
“好的爹。”
随着冬小麦收割季节临近,赵清虎也忙碌了起来。
除了每天上山收猎物外,连捕蛇这种很赚钱的买卖,他都没时间干了。
培育瓜苗的同时,赵清虎开始在家里面佃种的冬小麦地里面活动。
冬小麦他们家就佃种了两亩,之前是增肥了的,一眼看上去,麦穗都是果实累累,估摸着收获不会少。
赵清虎是在选种。
高产的麦种他培育不出来,但是,优选优种他懂啊。
同样都是冬小麦,有些就是长得好,颗粒饱满,麦穗又长又满,有些就是先天不足,又矮又不结麦子,结出来不多的麦子也大部分是瘪犊子,里面白面很少。
芒种时节,南方第一季水稻都能收获了。
可惜,他们绿竹村靠近南北分水岭,而且还是偏北方的。
南方栽种第一季水稻的时候,他们这里温度还很低,水面都没开冰。
两亩旱地,赵清虎找出来大概四斤麦子,许是他标准有些高,但是壮实的麦子着实不多。
又在老二、老三佃种的十六亩麦地里面走了一圈,耗时耗力,最后得到的麦种也就是三十来斤,只能种上一两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