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竹席的,那就挖坑,挖大坑!
王木匠又忙碌了起来,因为挖了坑的,想要弄一些木板。
反正用竹席盖着,总没有用木板盖着来的严丝合缝吧?
别说是两三个月,你就是堆上半年,能出肥土,大家也愿意。
算算时间,若是两三个月就能出肥土,到时候不仅能肥一波水田,还能肥地,让冬小麦增产。
绿竹村忙碌了起来,赵清虎也没闲着。
他在开垦地里面拉犁,他用的是牛,赵大郎用的是驴。
赵二郎也拉了犁耙过来,用的是炉,至于三郎三个,那就是两人拉耙犁,一人扶着。
用曲辕犁犁了一遍开垦地后,再用耙犁碎土。
等弄好后,又过去了四天时间,在此期间,赵清虎去了一趟县城,换了铜板,给村上帮工的发了一次工钱。
地侍弄平了,板结的泥土也松了、碎了,埋进去了肥土,赵清虎开始指挥五个郎起垄。
起垄也容易,前面曲辕犁来回翻地一次,刚好直线来回,泥土被翻向了左右,空间正好。
之后就是人工,把地垄堆积起来,整理好等待着栽种棉花。
前脚赵清虎侍弄好地,后脚老三赵清狗就找到了他。
“大哥,郑师傅说新房要架梁了,明天就是好日子,他让你准备准备。”
一大早,听了这个消息,赵清虎大喜,连忙去了一趟工地,找到了郑师傅。
大半个月时间,他的砖瓦房已经有了雏形。
木工方面,除了屋顶基本上完成,柱子全都竖了起来,上面还抹了桐油。
架梁之后,就能开始完成屋顶部分了。
架梁也算是大日子,赵清虎对此早有准备,他弄了些白面、粗面回来,让厨娘帮着做成二合面饼子,饴糖也买了一些。
毕竟是大喜事,他还弄了五百个铜板,东西都给老三赵清狗。
到时候,让他陪着大郎上房梁。
等架梁好了,鞭炮一响,这些讨吉利的铜板吃食扔下来,下面自然有人哄抢,图个吉利。
上梁这一天,工地很热闹。
都不用赵清虎去通知,村上在工地干活的壮劳力不少,回家一说,基本上全村都知道了。
绿竹村上百户人家,是大村,人口不少,足有一千五百多口。
今天,来的人真的不少,好在赵清虎准备充分,光是白面、粗面就花了他五两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