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那是从更高层次的“混沌”角度来看的。
至于具体落到这方世界生灵眼中,此事如何演绎,还是第一次听闻。
“听阁下意思,三皇熔炉原本是要救下所有生灵的,如今怎么会变成这个模样?”
“这又是另一个故事了……”燧皇慨然长叹道,“说起来,这后来发生的事,我却是从那位‘火祖’处听来的。”
……
原来“三皇熔炉”计划进行到上古中期的时候,星辰主,也即九天玄女被混沌污染,实力大涨,忽然叛变。
其后她还成功策反了南帝属神火祖,借其火之权柄,导致燧皇陨落。
皇者不在,现世便只剩下五帝。
中央之帝实力最强,第一时间发现了真相,便明白“三皇熔炉”无法如原计划那样拯救所有生灵,必须有所取舍。
且说,道始层的皇者与帝者虽然都是神灵,但皇者乃是先天之神,皇位与生俱来,天生自证。
而帝者则是后天证道成神,且需要依托属神来掌握神灵权柄,地位天然次一等。
那么理所当然地,五帝之间的主次地位,亲疏关系,并非与生俱来,而是通过彼此之间长年争斗角逐出来。
当中,中、北、南三家融合最早,在中夏统称为“炎黄系”。
而东、西两家则自成一派,被称为“东夷系”。
毫无疑问,中央之帝主导的“炎黄系”最终战胜了“东夷系”,不但成功将后者归附入自家为主的五帝体系,更是将“东夷系”的两位帝者东西分立,互相难以支援。
而到了末劫将至的最后关头,这种亲疏有别的观念同样影响了中央之帝的抉择。
保炎黄系,弃东夷系。
如无意外,最终便只有中北南三家得以整体迁入三皇熔炉,重回中夏。
而东西两家则注定有大部分成员会成为弃子。
当然,如今以事后角度来看,意外自然是发生了。
便见燧皇有些哀其不争道:“中央之帝固然因私忘公,但东西二帝同样意气用事,不顾大局。”
“在得知沦为弃子后,竟是利用龙伯国之事为遮掩,提前发动,却不去三皇熔炉,而是打算去道始层另寻出路。”
“结果因为动静太大被星辰主察觉,进而导致三皇熔炉的计划过早暴露在混沌的视线中,再进而又引发末劫提前了将近两千年到来!”
“这之后,二帝属神以及同属于‘东夷系’的兵主一族为了掩护东西二方撤离与星辰主一方死斗,伤亡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