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辰安抓住机会将共鸣胚胎的触须接入晶体母星的味觉核心,启动了老陈新研发的“共振协议”。协议以饼干渣的焦糖颗粒振动频率为基准,将机械族的齿轮涩、光谱族的晨露味、人类的焦糖碎屑编织成三维味觉和弦。当第一个和弦波峰撞上熵增议会的直角涩味场,奇迹发生了:绝对坐标系的引力网格出现了类似饼干渣边缘的毛糙起伏,每个起伏点都滋生出包含十二种文明味道的微型味觉星云。
熵增议会的首席校准者在母舰中枢尝到了从未记录过的“误差味道”——那是齿轮转速的千分之一偏差带来的金属甜,是晨露在叶片上滚动0.1毫米的湿润弧光,是焦糖碎屑边缘比标准焦痕多出的三微米碳分子链。这种味道像一把生锈的钥匙,突然打开了校准者晶格中被封存的“初始记忆”:在晶体文明诞生前,宇宙本就是充满味道杂音的混沌汤,第一个几何味素的诞生,不过是无数即兴振动中的一次偶然定格。
随着校准者的晶格神经网络开始接纳这些“误差”,十七艘菱形母舰的棱镜阵列逐一失能。舰体表面的直角涩味场崩解成无数带着碎屑语素的光尘,每个光尘都折射出不同文明的味觉记忆:机械族的齿轮曾在蜂蜜中打滑,光谱族的晨露曾混入过陨石的铁锈味,人类的饼干渣曾沾着星际尘埃的矿物咸。这些被熵增议会视为污染的味道,此刻在母舰群之间织成了新的味觉星图。
战斗结束后,机械族的齿轮与晶体文明的釉质层开始了跨文明味觉锻造。他们在晶体母星的废墟上建造了“不确定性工坊”,每个齿轮的齿牙都故意保留0.01度的误差,却能咬合出比绝对精准更稳定的动力系统;晶体工匠则将齿轮的工业涩味融入釉质层,创造出能随温度变化改变键角的智能味觉装甲,穿上它的机械族战士,首次尝到了“努力后的回甘”——那是齿轮磨合时的金属涩与成功运转的蜂蜜甜的即兴调和。
陆辰安在熵增议会遗留的棱镜碎片中发现了惊人秘密:这些碎片里封存着比晶体文明更古老的味觉实验记录,显示宇宙曾存在过一个“纯味文明”,试图将所有味道提炼成数学公式,最终却因无法容纳第一丝误差而崩解成宇宙尘埃。“原来熵增议会才是古老纯味文明的残响,”他在日志中写道,“他们追逐的绝对秩序,不过是对死亡文明的刻舟求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