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徽闻言,不由得一阵轻笑。
随即摇了摇头,开口叹道:
“也罢,说与你听听就行了,切勿传扬出去。”
“孔明啊,你可知这天下祸乱的根源,到底在哪里?”
诸葛亮闻言不由得再次陷入了沉思。
司马徽的问题,让诸葛亮不敢轻易回答。
这毕竟也算得上,是对自己的考教。
沉默了片刻,才缓缓开口说道:
“自是因为汉室积弊已久,宦官外戚弄权所致。”
“黄巾之乱与董卓乱政,不过是顺应时势罢了。”
“即使没有张角和董卓,汉室也会遭此大难。”
司马徽先是点了点头,随后又摇了摇头。
脸上露出一丝唏嘘,苦笑着开口说道:
“对也不对,你疏忽了最关键,也是最根本的问题。”
“世家!”
“世家?”
诸葛亮闻言,不由得一愣。
眼中露出疑惑的表情,看向司马徽等待对方继续开口。
“不错,弘农杨氏,汝南袁氏,以及等等等等。”
“天下的士人,尽皆是这几大姓氏的门生,你觉得这件事。”
“难道还造不成汉室如今的衰败吗?”
“难道你以为他们,真的只是碌碌无为,隐藏在众人背后?”
“这天下的乱象,无疑不是他们推波助澜的结果。”
“党锢之禁,便是天子对世家最后牵制的手段。”
“但也因此,让汉室元气大伤。”
“只能大批的启用外戚和宦官,用来制衡世家的力量。”
“如若不然,王权旁落,世家无疑会分上一杯羹。”
“这是帝王,最不能容忍的事情。”
“世家,原来如此。”
诸葛亮眼中露出一丝惊骇,这等秘闻。
却是自己不曾想到过的,脸上露出唏嘘的表情。
一直标榜忠于汉室的几大世家,却是造成如今乱局的罪魁祸首。
说到底,还是因为权力的划分。
随着世家的实力,日益壮大。
也不再满足于眼前的利益,于是便出现了。
袁氏一族四世三公,弘农杨氏同样是四世三公的局面。
随着权力被日渐瓜分,坐在天子位置上的桓帝灵帝,
也是做出了最后的挣扎,但奈何世家树大根深。
早就成了大汉身上,不能拔除的毒瘤。
一点点的吸干了大汉最后的元气。
这才导致了天下大乱,司马徽平淡的摇了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