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大娘拍拍她的手:“明安他们给你们添麻烦了,我给孩子买身衣服又算啥?”
赵锦舒看着她:“大娘,您老放心,他们是我姐我姐夫,我外甥外甥女,就是给我添麻烦,我也甘愿,再说他们去了,也好给我作伴,我高兴着呢。”
杨大娘就笑了:“你们互相作伴,他们去了,你有事该使唤你姐夫,就使唤你姐夫,可别怕把他累坏了,他大男人力气大着呢。”
赵锦舒笑着道:“大娘,都是自家人,有事我肯定会使唤他的。”
杨大娘听她说自家人,就高兴,说明他们小姨是真把明安当自家人的,这她就放心了,笑着连哎了几声:“是这样是这样,该使唤就使唤。”
余淑英看着亲家母,心说这老太婆这会儿倒是不心疼儿子了,也知道大男人力气大,干点活累不坏了。
杨大娘也是没办法,儿子孙子孙女要跟着人家去京都,离了她和他爹,再没点眼力见,只有被欺负的份儿,她说这些话,心里也不好受,可既然答应他们去京都了,有些话该说还是得说,有些事该做还是得做。
半截身入土的人了,啥不懂?只要为孩子好,不过是说几句好话,有啥不能说的?
杨家人来了,不仅给他们送来了新买的衣服、新做的鞋子,还拿来了许多地里种的粮食,也没多待,说了会儿话,就告辞离开了。
临走前,杨大娘把儿子拉到一边,往他手里塞了一摞子钱:“穷家富路,出门在外兜里多揣点钱,吃喝啥的,也别只让他们小姨花钱,你该花钱的地方就得花钱,这方面可不能装孬,就是在你老丈人家,该买的东西也得买,不能天天吃现成的。”
杨明安这会儿可算有些不舍了,把钱装兜里:“娘,你们放心,玉华说了,我们要是能在京都待下去,挣到钱了,给你们寄钱,给你们养老。”
杨大娘欣慰地笑了:“行,娘等着你们给我寄钱。”
三个姐姐也给他塞了些钱,杨明安不懂什么叫客套,姐姐们给他,他就接着,打小养成的习惯,一时改不了,还在心里琢磨,等回屋就把这些钱给玉华收着。
赵玉华没说什么,她知道,这是婆婆和几个姑姐故意做给他们看的,表明他们态度的,既然如此,她何必阻拦呢?今后总有回报的时候。
杨家父母没反对后,他们就准备收拾行李返程了,回去之前,赵玉华两口子带着孩子回去了一趟,公公婆婆看到他们回来,很是高兴,还杀了只鸡炖了。赵玉华把屋里东西收拾了一遍,棉被铺盖什么的,该洗的洗了,该收到柜子里的收到了柜子里,一切收拾妥当,和公公婆婆交代清楚家里事情,才返回去。
赵建忠和余淑英虽然不舍,可想到要不了多久就能去京都,这不舍就放下了,一心给他们收拾行李。走的那天,余淑英说:“大夏天太热了,也没什么好带的,坛子里腌了不少鸭蛋鸡蛋,你们带些回去,到家洗洗煮了就能吃。”